反腐败没有“禁区”必须做到“零容忍”
(2022-03-28 19:30:03)
标签:
《零容忍》电视片探讨 |
分类: 热点探讨 |
——观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有感
近日,反腐题材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在央视播出,我看完五集之后,感触颇多,教育深刻,警醒及时。看到多起令人震惊的大案要案,听到犯罪人声泪俱下的忏悔,敲响了我们拒腐防变的警钟。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意味着腐败没有“特区”,反腐败没有“禁区”,必须做到“零容忍”,让我们感受到党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成效。
一、时刻绷紧廉政自律之弦。要有拒腐防变的紧张感,将规矩意识时刻铭记于心,对自己迈出错误的一小步“零容忍”。反腐专题片《零容忍》年初播放,释放出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强烈信号,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传递崇廉尚洁价值理念,深化源头治理、涵养清风正气,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十二字“审计精神”中,有“清廉”二字,我们要坚持自警、自省、自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清正廉明、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做事。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结合审计工作特点,建立审前、任前、节前“三前”廉政教育制度。通过“三前”廉政教育,激发党员干部遵规守矩、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对待权力,为人做事清正廉洁,惩治基层微腐败做到“零容忍”。反腐大片《零容忍》中披露的大案要案,再现违纪违法干部走上贪腐之路的人生轨迹,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坚持高压、守住低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作为一名审计监督人员,要深刻思考违纪违法反面典型案例,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时时自警自励,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自觉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将始终保持秉公执法的正气、敢于担当的锐气、心境平和的静气,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弘扬“啄木鸟”精神,争做新时代有思想的“啄木鸟”,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更好地发挥审计铁军“尖兵”“利剑”“参谋”的作用。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反腐工作的一项治本之策,用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教育,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施加积极的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强化反腐意识。在《零容忍》第三集《惩前毖后》中有句台词:“教育和挽救,才是审查调查的追求”,烙印在我心中,做好审计监督工作,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执法审计全过程,既要注重执法如山,又要注重审计整改,让“治病救人”有力度更有温度。
作为一名审计执法者,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本色,履好职尽好责,要对贪图享乐思想的萌芽“零容忍”。要将学习所得转化为行动力量,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践行审计监督工作的使命,增强反腐倡廉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为“清廉审计”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