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月读书的故事
(2020-04-23 17:36:43)
标签:
世界读书日见闻家乡 |
分类: 旅途见闻 |
书映台位于家乡集镇之北,集镇有多条以“映月”命名的街道,是一个“书香小镇”。“书台映月”是我镇古八景之一,传说孔子在此借光明月读书,而闻名遐迩。
史料这样记载:登书映台眺望,八里平畈,花谷繁茂,一派丰收景象。富水河深潭倒影,水底洞天,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台高露寒,势压群洲,临台即景,情趣盎然,犹以盛夏纳凉,秋高赏月,更是别有风趣。
相传孔子到楚国讲学,途经宋河镇富水河时,因水深书多马车翻入河中,孔子和弟子迅速将书捞起,运转到河岸边小山上晾晒。于是,白天在石板上晒书,夜晚借着月光攻读。孔子离开此地后,家乡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将小山取名“晒书台”,学名“书映台”。
书映台下,有一条古道,被小河流阻隔,行人过往不便。民国初年,宋河街慈善商民高某,修筑水泥拱桥一座,车骑往来,均出行方便。上世纪六十年代,应(城)随(州)公路从此通过,新建一座大桥,取名“书映台桥”。如今,公路改造成240国道,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车上可一睹书映台芳容。
改革开放之后,家乡人从书映台修筑一条大街,东至鲍河边,长约1.5公里,名为“映月大道”。在映月大道南北两侧,修建了映月一、二、三、四、五、六路,拓展着映月大道,还形成了映月东路、映月西路,使小镇成为一个繁华的集市。
而今,小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被纳入荆门市首批“镇改市”试点。书映台寺庙遗址处,属镇公路段所在地;南侧依山傍水的楼群,是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映月大道上,有全市最大企业、股票上市公司京山轻机,有中南地区最大钡盐基地、楚天钡盐公司;有培养人才的摇篮、市第二高级中学,闻名荆楚的镇文化体育站;还有市北部最大的农贸市场、建材市场,有工行、农行等5家银行。
家乡因为书映台典故,具有浓厚的古文化底蕴,宋河一举成为书香小镇、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镇。书映台,激活了家乡小城镇建设,推动了本土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腾飞。抓好文化遗址保护、传承与包装,着力讲好家乡故事,擦亮地域文化名片,我们在外家乡人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