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遗书》序

2023-07-18 09:16:46
标签: 历史 文化 星座 健康 教育

《船山遗书》序

曾国藩

       王船山先生遗书,同治四年十月刻竣,凡三百二十二卷。国藩校阅者《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张子正蒙注》九卷,《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四书》、《易》、《诗》、《春秋》诸经稗疏考异十四卷,订正讹脱百七十馀事。军中鲜暇,不克细全编,乃为序曰:

       昔仲尼好语求仁,而推言执礼。孟氏亦仁礼并称,盖圣王所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内之莫大于仁,外之莫急于礼。自孔孟在时,老庄已鄙弃礼教。杨墨之指不同,而同于贼仁。厥后众流歧出,载籍焚烧,微言中绝,人纪紊焉。汉儒掇拾遗经,小戴氏乃作记,以存礼于什一。又千余年,宋儒远承坠绪,横渠张氏乃作《正蒙》,以讨论为仁之方。船山先生注《正蒙》数万言,注《礼记》数十万言,幽以究民物之同原,显以纲维万事,弭世乱于未形。其于古昔明体达用,盈科后进之旨,往往近之。

       先生名夫之,字而农,以崇祯十五年举于乡。目睹是时朝政,刻核无亲,而十大夫又驰骛声气,东林、复社之徒,树党代仇,颓俗日蔽。故其书中黜申韩之术,嫉朋党之风,长言三叹而未有已。既一仕桂藩,为行人司。知事终不可为,乃匿迹永、郴、衡、邵之间,终老于湘西之石船山。

      圣清大定,访求隐逸。鸿博之士,次第登进。虽顾亭林、李二曲辈之艰贞,征聘尚不绝于庐。独先生深(外门内必)固藏,追焉无与。平生痛诋党人标谤之习,不欲身隐而文著,来反唇之讪笑。用是,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亦竟不显于世。荒山敝榻,终岁孜孜,以求所谓育物之仁,经邦之礼。穷探极论,千变而不离其宗;旷百世不见知,而无所于悔。先生没后,巨儒迭兴,或攻良知捷获之说,或辨易图之凿,或详考名物、训诂、音韵,正《诗集传》之疏,或修补三礼时享之仪,号为卓绝。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虽其著述大繁,醇驳互见,然固可谓博文约礼,命世独立之君子已。

      道光十九年,先生裔孙世全始刊刻百五十卷。新化邓显鹤湘皋实主其事。湘潭欧阳兆熊晓晴赞成之。咸丰四年,寇犯湘潭,板毁于火。同治初元,吾弟国荃乃谋重刻,而增益百七十二卷,仍以欧阳君董其役。南汇张文虎啸山、仪征刘毓嵩伯山等,分任校雠。庀局于安庆,蒇事于金陵。先生之书,于是粗备。后之学者,有能秉心敬恕,综贯本末,将亦不释乎此也。 [1]

 

曾国荃序

       自古圣贤豪杰负环玮之姿而有康济之才者,皆思摅其所藏,设施于世,亭毒万类,归于太和,非苟为富贵已也。其不幸遭世乱颠沛,崎岖艰厄,一无所施,则以其忠孝至性,光明兀硉浩荡之气,蓄而为道德,发而为文章箸述,如山如渊;如云桡波委,其态无穷;如日月星辰,燦然亘万古而不蔽;如水火菽粟之裨益民生,不可斯须无。其与设施于世,亭毒万类者固无以异,非徒托空文,雕虫篆刻,小儒之所为也。书契以来,孔、孟尚矣。其下儒家则有荀卿、王通及宋之周、程、张、朱诸子,抱用世之具无所遇,箸书名山,以贻来者。而王应麟、马端临、顾炎武之伦尤博赡无涯涘,稽考名物制度,终身矻矻,不暇他慕。此其人岂真甘心肥遁,与物相忘,毋亦堙塞寥落,无聊而后出于此欤?

       衡阳王船山先生生明季,举崇祯壬午乡试,年才弱冠,遭流寇之乱,自刺救父。桂藩监国,授行人司行人。是时明庶孽浸微,先生知势无可为,顾乃走粤中,踉跄补苴,调和将帅,几幸延余烬于旦夕。奸人害之,几被戕杀,遂匿名船山以老。呜呼,其志良足悲已!当圣清龙兴,海内高才巨儒,乘时利见,黼黻文明,挟所学以取卿相者,前后相耀。先生乃浪迹穷山,潜影销声,与猿鹤侣,至姓名不为当世所知。先生不一自表襮,而其忠孝至性,光明兀硉浩荡之气,遏抑不已,尽发之文章箸述。凡经类二十有三,史类四,子类十有七,集类三十有三。何其富也!

        同治初年,国荃刻其遗书三十八种。仪征刘毓崧伯山复为撰年谱二卷,事迹多采之先生遗书,掇其只辞片语,想像得之,虽不免于挂漏,要其平生梗概略备矣。后之读是书者,论其世,知其人,则于先生所志所学,尤是圣贤豪杰之用心,方之王、马、顾诸君固无多让,由是上溯荀、王、周、程、张、朱之道,有不造阈而入室者乎?是为序。

                                                                     光绪十五年岁在己丑三月湘乡曾国荃撰。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南岳大庙对联 后一篇:莲峰志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