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歌两首并序前因

(2010-09-17 11:10:17)
标签:

仓央嘉措

纳兰容若

袁枚

谢朓

古诗十九首

短歌

杂谈

短歌两首并序前因

(北京 故宫角楼)

 

前因

 

最近,机缘巧合读了《仓央嘉措诗传》和《纳兰容若词传》,感觉自己忽然柔软起来,飘飘乎不知所往。【扩展阅读:关于两本书的比较文字可以参见[一生痴狂]的《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2f30680100k378.html

 

两位故人的生活年代前后相续,生活地域东西相望(都是清代康熙朝人,纳兰容若去世时,仓央嘉措大约两岁;容若流觞在京城富贵乡有清初第一词人之名,仓央踏雪在拉萨布达拉宫有达赖之尊),虽一个囿于侍卫闲职,一个困顿于宗教政治纷争,却都是心灵纯粹天性率真之人“彷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 ... 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一句虽是译者揣摩诗歌的意境加上去的,但仓央嘉措的那种“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与价值观”的执着和勇气,从来都不属于弱者。“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情深不向横陈尽,见面销魂去后思。”“当时只道是寻常。”我们懂得容若的无奈与执著吗?从他们的诗词中也可以感受到,那一腔柔情,或者一脉孤独落寞,即使面对着他们的情人,他们的热烈后面仍然有着与世俗相隔的不羁。这不羁带着微笑,心地纯良温暖,却也“同向春风各自愁”,各有神韵。

 

突然间,我们看到两个孩子从身边跑过去,边跑边跳,跑过了人群,跑过了时间和空间,只余下他们的诗词,催开漫天的焰火盛开,让漫山的荼蘼花儿谢尽... ...

 

很久没有写字了,突然就被这样的氛围所困。突奔的句子和意境盘旋不去。容若的表妹对他说:清风朗月,辄思玄度。这样悠悠的句子温暖如花。后来表妹入宫,音容不见。后来表妹辞世,音容断绝!容若甚至写了悼亡词,“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这样的心绪如何郁结徘徊,如何哀婉沉痛才可排解得开呢?!

 

谢朓的《与王主薄怨情》有句云:“故人心尚远,故心人不见。”古诗十九首有“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句。容若把他们化成了《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虽是以柬友形式流转,最后还是交到了沈宛的手里,不知道她读了该是何等心情。可相知,不一定真的可以相守,“人生若只如初见”!

 

有天晚上翻杂书,忽然在最后一页看到了一句:“妆未梳成不许看”。这是从袁枚《遣兴》中的“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化来的。虽然原诗表达的是袁枚先生关于写诗的态度和见解,但如果从儿女情长的角度去揣摩的话,那这化来的一句“妆未梳成不许看”,该会是多么可爱新巧有趣啊!羞赧里含着娇柔俏皮,有意思。

 

一周的辗转反侧和无眠,我被这样的情绪和句子所牵绊,幸福而且辛苦。下面冥思苦想出来的句子也许不从容,也不流畅,不合乎规矩,也无法歌唱,但总算对这样的心绪有了一个交待,善莫大焉!其中的“须知情多伤慵懒”还是今天中午从恍惚的瞌睡里抓到的!万幸,万幸!

 

短歌两首

 

(一)

若知终须散,何若不相见!

昨日对欢颜,今日空长叹。

谁怜歌吹短,断肠清宵半。

故人独彷徨,故心人不见!

 

(二)

休挑帘栊偷顾盼,昨夜雨急芙蓉乱,

须知情多伤慵懒,妆未梳成不许看。

【最后一句“不许看”的“看”要按现代读音来读,音:kàn 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