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感觉心灵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就是草原。大地寥廓无边地铺展在蓝色的天空里,悠远的长调牧歌在云间绿草里隐约缭绕,浩浩长风鼓荡着恣肆放任的心灵在白云间绿草里奔跑,欢快得如同一匹光滑的小马驹!这时候,最好是来一壶草原白,来一盆手把肉啊,高歌畅饮,大口嚼肉!这时候是不太适合忧郁的情绪的,感觉矜持和优雅的情绪与阳光下热烈开阔的草原是相当的格格不入。到了晚上估计还行,如果你离篝火和歌舞的人群远一点儿,独坐在星空下,伴着虫鸣,吹一曲呜咽的箫笛,那你很可能会流泪的。因为草原,即使在黑夜里,也会一样执著地把你的心送到远方无垠的地方或者天堂里闪闪烁烁的星河那儿去!我不是草原人,但在草原上却能感受到一种无界限、无拘束的自由,不管你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是你的家园,是你劳累的心灵可以徜徉玩耍的地方。。。
我曾经多次去草原,每次都会体味到这种心境,一种心灵极乐的惬意心境。记得去过的草原有: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是05年和06年去的。这几个草原离呼和浩特都比较近,大约在百公里左右,所以交通也都比较方便,路很好走。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辉腾锡勒。辉腾锡勒又叫辉腾梁,这里草好,还有风力发电的大风车,随意挥洒的海子也多。辉腾锡勒属于高寒草原,地形起伏比较大,昼夜温差很悬殊,风也比较猛烈,所以晚上特冷,不管什么时候去,穿得多点总没有坏处。
过卓资县城,穿越丘陵间河道里的村庄后不久,就开始明显感受到海拔在急速上升,然后升到一个山峁,眼前一下子就豁然开阔起来,我们被升举到半天空啦!风开始在耳边呼啦啦鼓胀,路豪爽地绵延开去,直到远方变成一个小点儿。四围满眼的绿色和灿若星辰的黄花、紫花、白花。突然,阳光从厚厚的云朵间隙里直泄下来,那块草地瞬间也一下子明亮得升腾到空中去了,我想那也许就是天堂吧。洁白的羊群从最亮的绿草里散漫开来,在某个角度,还能见到草丛里的水光直刺进眼睛里。。。不一会儿,这一小块天堂就又隐入到茫茫草色里去了。
再上升一些,乳白色的大风车的叶片在天边就漏出来了,越来越大,仿佛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了。晚上住在蒙古包里,那大家伙就在窗前呼呼转个不停,倒是催眠的好工具。夕阳里,黑色的大风车们排成一排,象黑色的蝙蝠们挥舞着整齐一致的翅膀从地平线上升腾起来,也是很蔚然大观的气象啊!
一清早,趟着蔓草散步,翻过营盘后面的坡地,眼前细润潮湿的细碎阳光已经洒满了下面的草甸,羊群漫掩过来,在你脚下无声地流荡过去,远处牧羊人的牧羊铲起起落落。这时候,我尽可以躺进草丛里,闻着新鲜羊粪味儿,或高歌一曲《蓝色的蒙古高原》或者吟诵一句“氤氲草色随云起,呜咽长歌天外来。”那时我的身体会是透明的吧,无形地飘逸、浸润在草间的雾岚里去。
奇特的是那里还有个黄花沟,山峦层叠,壁立嶙峋。不过那样的峥嵘都是在波动的草场下面的沟壑里,堪可玩味。人们都说如果时令合适,这里满沟满坡尽是黄花,是草原上很难得一见的景观。
还有,岱海。岱海是无边无际的,可是岸边的建筑太时髦,回忆起来总是感到有熙熙攘攘的闹,烦闷遮过了湖水的浩荡,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格根塔拉,平坦无际的草原,在四子王旗。可能是旅游开发比较早的缘故吧,印象里草不高,好象蔫不溜湫的样子。那里有从蒙古国来的女子,和我们哈啤酒操英语瞎侃,也有其他从外地来的游客,喝酒、点篝火、跳舞,类似于是在草原里的酒吧里狂欢,非常朴实原始的酒吧。好象06年7月我第三次去辉腾锡勒的时候,那里的草场也快变成格根塔拉的样子了。因为旱,好多原来的海子都干枯了,象极了月球上的环行山。
确实,草原的生态实在是太脆弱了,一层草下面就全是砂石了。如果植被破坏,草场很快就会变成沙漠一样的地貌,想要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就非常难了。让我们一起保护草原吧!我在这里大声疾呼,就象有一次我在草原上喝多了,倚靠在蒙古包的门框上,东倒西歪地振臂疾呼“保护草原”一样,是一样地真诚和急切:让我们一起,保护草原,一起保护我们的心灵家园吧。。。
后记:应一些朋友的要求,把草原图片发一些上来,算是交作业了吧。文字是当时一些七扭八拐的感觉,怕遗忘喽,也一并摆在这里,也是很好的纪念呵。攻略的文字就免了吧,因为自驾过去的话,也不是很难找。只是因为那里旅游季节短暂(一般为7月到9月),所以住宿和餐饮价格相对贵一些。
好了,看图片吧,最好这时你再弄首蒙古长调听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