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不过是汉芯的3.0版本
(2008-08-27 15:25:03)
标签:
手机电信td-scdma高通美国it |
转贴一篇文章,原文在这里:td-scdma不过是汉芯的3.0版本!
宽带移动通讯(简称3G技术)要求带宽更宽,才能满足多媒体业务的移动要求。CDMA的码分技术具有天然的满足宽带的优势,注意在上实际末时候,被称为4G技术的OFDM(频分正交技术)还只是在理论上。因此,主要基于CDMA的技术延伸出了WCDMA/TD-SCDMA/CDMA2000,称为3G的三大标准,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家互相角力,欧洲主打能兼容GSM技术的WCDMA和TD-SCDMA,而美国韩国等主打能在CDMA上顺利升级的CDMA2000/EVDO技术。后者目标很明确,但前者比较麻烦,两个标准不可能同时推出,否则自己打自己耳光了。因此,几个GSM大侠经过对W和TD的性能经过仿真和理论分析,最后得出共识:TD的性能不如W,虽然TD在物理层上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比如联合检测。因此都放弃TD,主推W,但是TD作为备用标准还是留着,大家可以去WWW.3GPP.ORG随便下个协议可以看到,TDD技术还是写进去了,但是TD技术作为鸡肋扔到一边了.
看到移动通讯的发展钱途,大家都眼红,我们的土专家也不例外.于是想乘着机会捞上一把,但是实力有限,不可能自己搞一套理论,做一套标准出来,于是左顾又看,此刻TD没人啃,于是就拿起来,自己鼓捣添油加醋一翻,就作为自己的3G标准向国际联盟提出.于是,TD开始掉起了无数人的胃口和爱国情绪...
现在说说TD,一个技术,按照标准,以占有专利量为衡量。其实生产TD设备的国家厂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加上大TANG,TD专利的总和比例不过7%,其他专利都掌握在高通/爱/诺/西门子/摩托/三星。。。等手。这7%号称是核心专利,其实真正涉及到关键的物理层技术1%都不到,其他都是可以被别人轻易绕开的层2,层3技术。不是我吹牛,层2,层3的专利,我要写,一天5篇,至少连续可以写两个星期。
以上只是谈了3G基本知识,TD是不是国产,大家自己理解。当年陈进雇佣民工,把摩托的芯片标识磨掉,换上自己的马甲,就吹是自己的,TD虽然没那么过分,毕竟几大厂商投了几十亿,做出个东西了,但是总觉得不过是汉芯的3.0版本而已。真正性能优越的技术,不需要以爱国的名义呐喊,别人自然会认同,在数码领域,当年深圳朗科发明的U盘,性能的稳定性,大容量,携带方便,短短2,3年,就把西方的磁盘技术完全取代。
撇开集团利益,国家完全可以发展WCDMA和CDMA2000,以及最新的WIMAX。以华为为代表,其WCDMA已经如日中天,中兴也不赖,完全可以和外国公司竞争。在3G上挣到的钱,投到目前正在起步的4G,到了4G时代,中国公司完全可以美国/欧洲三分天下。
作者:zhengtuno2 回复日期:2008-5-5 21:56:20
作为一个业内一线人士,参与TD已经很多年了。打清楚TD是怎么一回事开始,个人就非常反感TD。一个落后的技术,一个没有多少公司愿意参与的技术,一个到了现在还修修补
补还稳定不了的技术,一个根本没有竞争力的技术,凭什么花那么多钱,绑架政府,甚至绑架中国的所有用户。这除了这位首席科学家的一番“报国之心”,还包括很多在中间有很大利益的人。TD在中国绝对不能失败,说白了,即使是失败对外也不能说失败。否则,当初做决策的那些,位居高位的人都怎么办?可怜的是中国的用户,等了8年,等到一个可看不
可用的东西。
最反感的这位TD之父总是拿GSM和TD比较,其实历史的事情不见得是必须重复出现的。当年GSM是有很多问题,接通率、覆盖等等,但别忘了这是第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从模拟到数字,一个巨大的飞跃。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数字蜂窝技术也非常成熟,TD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如果总把自己和当前的GSM做比较,是不是起点也太低了点?所以,个
人觉得TD之父如果不是无知,就是不愿面对现实。
其实TD能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除了什么帧结构、接力切换、智能天线等等,还有什么核心的专利?帧结构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里已经名存实亡;接力切换在中国自己的标准中都是可选;智能天线个头大,效果一般,室内没法用,实话说TD没有智能天线,在室外就根本无法工作,
有了只能天线才能满足通信要求。
或许我知识有限,对TD的了解有限,无法深刻理解这个技术的优势和内涵。但我认为,3G技术中TD是基于窄带宽的(1.6MHz),一个基于窄带宽的技术能有多大的发展前途?从这一点TD从出身开始就已经落后于人了。而当年决定玩窄带也是这位TD之父的功劳,甚至引以为豪。
看了这么留言,支持的都是热血之人,但不客气的说:你们到底有多了解TD和TD背后的那些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