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5年9月18日,第2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互联网
中国电影产业指数指标体系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的电影价值链模型,并结合我国国情,体现中国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理念,以及指标框架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可得性等,将电影产业指数区分为三个维度:产业环境与支撑条件,产业规模与效益,海外竞争力。下设若干二级、三级指标。
通过计算2009-2014年的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研究发现中国电影产业综合发展处于上升通道,总体向好。
中国电影产业综合指数(2009-2014)
但是,中国电影产业的总体效益有待提升、海外竞争力亟需增强。从每银幕票房数、每银幕观影人次等指标看,均呈现下降的态势;至于海外竞争力指数,除了2014年有所改善之外,其余5年的数据表现不佳。
再将中国电影产业指数与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HDI(人类发展指数)等比较分析可见:电影产业发展与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HDI等高度相关。其中,人均GDP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走势相近;而电影产业指数与HDI的走势相近。研究人员认为:人均GDP、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助推了HDI和电影产业指数;电影产业指数,不同于其他产业指数,与人均GDP、可支配收入走势也有不同,它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关系更大。
为了科学反映中国电影产业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在世界上的站位,研究人员选取票房收入全球排名前9位的国家(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印度、英国),收集2009-2014年的电影产业数据,计算各国的电影产业指数,进行比较。数据分析发现,尽管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二位,但是,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指数排名仅为世界第7名,优于德国与俄罗斯,但低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印度等国,其中,印度的综合指数排名第6。中国的最高排名是2014年的第5名。
世界9国电影产业指数(
据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综合实力与票房的世界排名不匹配,原因有三:(1)从产业发展环境与支撑条件指数看,中国2009-2014年的世界排名一直稳定在第7位。也就是说,我们为电影产业发展创造的环境以及支撑电影产业发展的条件,相比较而言,仍然有较大改善的空间。
(2)中国2009-2014年的电影产业规模与效益指数的世界排名也一直稳定在第7位。主要原因是:中国票房数据固然可观,但是具体到每银幕票房数、每银幕观影人次数、人均电影消费支出等指标,与一些国家的差距较大,亟需“内涵式”增长。
(2)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力指数世界排名虽然总体趋好,但是除了2014年,其他大多数年份的排名较低甚至一度位居第9名,这拖累了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的世界排名位次。
据了解,课题组将进一步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完善电影产业指数的指标体系,今后每年发布中国电影产业指数和世界电影产业指数,并研究计算省级和地市级的电影产业综合指数与电影行业景气指数等。
课题组还将扩展指数的应用。(1)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电影产业指数犹如“体检”可以“诊断”中国电影产业,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于电影政策的“精准设计”和“精准施政”。此外,基于电影产业指数的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过大数据动态监测、深度挖掘,将可以及时监测到“偷票房”及其他违规行为,协助行业监管。(2)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对于理性的企业而言,投资决策须先研究行业生命周期、景气程度、区域市场状况及前景等。而这些可以通过电影行业景气指数、区域电影产业指数等反映出来。同时,基于指数研究的需要,我们也将建立数据收集、筛选和分析体系,形成电影产业指数的直接衍生研究成果(比如IP评估、观众研究、票房预测),为电影企业提供参考。(3)服务电影教育。产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将利用电影学院的人才培养平台,加强电影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学科创新,大力开展产、学、研等的合作,完善专业人才培育机制。
http://mt.sohu.com/20151008/n4227620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