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黄河十年行”特别报道(七)

(2013-08-29 09:08:28)
标签:

艾若

爱若干

黄河十年行

绿家园

文化

分类: 黄河十年行

“2013黄河十年行”特别报道(七)

www.dili360.com 2013-08-05 16:18 中国国家地理网

  撰文、供图/艾若

  8月2日,在甘肃兰州采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沈永平,他认为黄河水源主要来自降水,青藏高原冻土在水资源形成中有调节作用,然而这些宝贵的冻土层正在日渐消失,这主要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还有经济建设方面造成的破坏。冻土层一旦破坏,生态永难恢复。

  上午,向甘肃永靖县刘家峡驶去。刘家峡水库由于搞旅游开发,大坝水边上垃圾成堆。中午,我们采访了库区移民后代王玉发,他开着小客运车而来,他说昨天刚刚凑钱20万元买了一辆游轮,由于是贷款,妻子还不得不去新疆摘一个月棉花。他家移民补偿问题一直没有彻底得到解决,为此,他多年四处寻找解决办法。

  8月3日,从甘肃民和官亭镇向贵德行进,沿路黄河逐渐变窄,河宽已不到200米,最窄处狐跳峡不足18米。但黄河峡谷却是特别,赭色山峦,水利史专家徐海亮说,有的还象火焰山。在积石峡水电站附近,我们看到一处即将搬迁的移民村,村小学已经淹没,只露出屋顶来。移民们怨声载道,普遍认为补偿不够。

  路过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山体气象万千,一片赭色。

  在贵德采访龙羊峡水库移民公保才旦,他家2005年搬迁至此,家里每人补偿6000元,共计42000元,而自己盖房花了12万元。对于非自愿搬迁的水库移民最难安慰的是乡土情结,政府没有做到的也不仅仅是人文关怀。李楯教授认为,政府在移民项目上从来不算生态帐。另外,基层干部贪污腐败,挪用移民款的现象大有人在。

  8月4日,经过水渐干涸、地质破碎的尼那水电站,接着是在建的护坡同样破碎的号称“全国电压等级最高北方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拉西瓦电站。抵达龙羊峡时,发现库区大坝右侧岸边有工厂正在生产,4根排气管道直向天空冒着黑烟,经过时,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近60年来,人定胜天的思想已经完全改变了黄河母亲自然的模样。

  黄河不再咆哮,如今平静得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了。

  (责任编辑/徐国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