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高中女儿的信

(2008-05-12 16:40:47)
标签:

教育

亲情友情

小叔

家长

中学生

六安

杂谈

 露雨女儿,你好!
   我是你三爸,请允许我叫你女儿,因为小时候你就叫我爸爸,我非常高兴你还叫我爸爸,叫你三妈妈妈,因为你到现在为止还是姓蔡,而且你二爸曾坚定认为,我因为姓李没有姓卢,所以能够考上大学,成为医院主任医师和教授,也就是他们所认为的“干事”和有出息。当然,我是八一年考上大学的,我也是当时石堰乡和石堰初中(也是你的母校)第一个考上正规大学本科的学生。你奶奶和爷爷都为我能考上大学骄傲和自豪呢!当然也确实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凭我们家的经济实力,兄妹八个且全靠父母纯做农民收入,能培养成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是谈何容易,你爷爷和奶奶甭提多高兴了。
   露雨,去年中考之前,你在六安皋城中学不愉快,要转到石堰中学,我们相信你,转学后第一次考试成绩不太好,有人说你普通高中都很难考上,结果你很出人意料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上了省重点中学----六安二中,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和为你自豪感,因为我们卢家到目前为止,你考上的是最好高中,我本人也只是上的六安三中,普通高中,你能考600多分本身,就可以证明一切,说明你努力了,说明你用功了,说明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因为这世界上无论你说的多么漂亮,如果没有实力,都是苍白无力的,对于学生毕业考试来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最终主要是看成绩单,这就是现实。我想你的周围人和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也会真切感受到现代社会的竞争,每个人都会有压力,第个人都是需要努力,因为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和回报。
  自从你上高中后,我就一直想给你写信,主要想与你沟通沟通,谈谈我的看法,给你一点小小建议,因为高中时期,是人的青春转型与成长时期,既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又会遇到很多彷徨困惑的事和人。因为高中生看问题是比较理想的,他们没有经过现实生活的磨砺,过于理想和天真。另一方面,他们正在成长,必然会遇到成长期的烦恼,那种认为现在高中生生活在幸福时代,享受比八十年代高中生有更多的物质享受,不会有太多苦恼的看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你三爸是医生,在看病过程中经常接触到很多高中生,因为心理上的问题,对生活失去快乐,产生厌学情绪,与同学之间交流有障碍,对父母的教育产生反感等,所有这些都不全是学生的错,社会、学校、家长都应该负有一定责任,所以我也特别能理解你们,因为社会很少关注你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其中也包括一些中学老师和家长,他们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他们想办法提高你们的成绩,与其说是为了你们考上好成绩,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不如说他们需要你们去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可以肯定的说,虽然大学在不断扩招,升学率在不断提高,但我一点儿也不怀疑现在高中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转型期社会的年青人,所要面临的竞争可以说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初中、高中、大学都充满竞争,上大学后要面临就业,就业以后更时刻面临着随时失业的危机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这些八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是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时代骄子,一切都是国家的,因为上大学有助学金,毕业后包分配。就我本人来说,五年的大学生活,家里所花的费用才不到1000元,只相当现在大学生的一个月费用。
小时候你在我们家生活过,以后因为有了妹妹,你三妈实在带不了二个孩子,因为如果带二个孩子她就要放弃工作,所以把你又接到奶奶家了,想起这件事,我和三妈都觉得亏待你的,因为当时情况,我们工资比较低,房子又小,奶奶又不能长期在我们家,所以也是没有办法才把你接回农村奶奶家,想起这些,我们就比较难过和后悔,感觉有点对不起你。好在你在奶奶家上小学、初中,成绩也不错,而且是凭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考上六安二中,我们真的非常非常高兴。在我的心中,我始终认为我有二个女儿,一个是你,另一个是李雪萌,如果有什么偏爱的话,我更偏爱你呢!按照农村迷信说法,因为如果没有你来到我们家,也许不会有妹妹呢,是你的到来,给我们家带来了快乐,小时候你的外婆外公和妈妈都喜欢你呢,你三妈上班后有1~2年全有外公带着你,这些也许你都不太太记得了。
   露雨,今天给你写信,主要目的是想与你交流交流对有些问题的看法:
   一是学习问题,我知道,现在的高中课程难度比较大,课程多,作业任务繁重,确实很辛苦,也不容易。这些我都知道和理解,但是面对这样压力,你能做的就是自己调整自己,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因为高中三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果稍微放松自己和分心,就会导致成绩下滑,当然有时候努力了,也不一定考上理想的成绩和学校,但如果我们努力了,最少将来我们不会后悔,会对高中时的美好时光无怨无悔。
   二是感情问题,高中时随着女孩子的青春期到来,产生一些感情上的想法,也就是老师和家长所理解的所谓“早恋”吧,我认为是正常的,我们都是过来的人,非常能理解。其实中学生更多的情况是一种蒙蒙胧胧的想法,家长和老师更多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蒙蒙胧胧”决不能走的太远,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为中学生心理上没有这样的承受能力,经济上更没有独立能力,现实中也没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艺术和技巧。最重要的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如家长和老师的不信任,影响学习成绩下降等,如果因为“早恋”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甚至失学,这样的感情有持久的基础吗?能有结果吗?所以三爸要说的意思是,如果有这样的好感,应该珍藏在心理,彼此努力把学习搞好,时间会证明一切,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三是对网络的看法,网络太虚无,接触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能太沉溺于网络,更不能相信虚拟中的人和事,因为中学生无这样的分辨能力。
    四是对交朋友,包括女同学、男同学,珍惜同学友情,我知道老师和家长,特别是你小妈太多的干预你的交友是不对的,但作为我们家长和老师,有权力和义务作善义的提醒和引导。我的经验是,中学生如果和学习好的成绩相处,你会更有上进心,如果与不爱学习的人交往过多,会影响你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用功决心。道理很简单,中学生人与人之间也是需要适当的竞争对象和学习榜样。
    五是如何处理好家长关系,家长总想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好,这是肯定的,你们应该尽可能的理解。家长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等影响,有时采用的方法可能得不到你们的认可,这很正常,比如你小妈,有时不顾忌你的想法,产生一些矛盾,是可以理解的。今后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我特别希望你能打电话告诉我,我一定会耐心听,作为一个朋友式的分享你的想法,并尽可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六是关于师生关系,老师对学生管教,处在中学生时代有时感觉太严厉,这很正常,以我的经验,有时学生因为老师的管教过严厉都会产生恨老师的想法,甚至有个别男同学都想打老师,更多的女同学想到换班级或学校,以达到换班主任或老师的目的。有这种想法,作为过来的人,是非常理解的。记得我在石堰中学时有个禇老师班主任,上高中六安三中时有个杨成锐班主任,经常偷偷在教室窗户后看我们学生上课时是否用心听课,上晚自习时是否有人捣乱,发现这样情况,班主任就会骂我们甚至想要打我们,我们当时全班同学都记恨他们。特别是在六安三中时,有个别城市同学都想打杨老师。等我们二十年再回到学校时,特别是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管教,六安三中七八级高一班这些中专落选的农村学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学生考上大学,因为八十年初农村孩子如果能考上大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想起这些,我们这些学生会永远感激班主任的严厉和管教呢!
    露雨,这次你小叔在外地出事一些事,具体情况你可能也知道了,通过努力结果还不错,虽然花了一些钱,经济上带来一些困难,但对我们和他也可以吸取教训,对今后生活有好处。其实你小叔还是比较能干的,他也不容易,我们应该理解他、支持他,同时你也要处理好与弟弟冬冬的关系。对于你和小冬俩,搞好自己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将来无论你上什么学校或今后生活中,我和你三妈都会象亲生女儿一样给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心,也会象亲生女儿样爱着你,因为侄女本来就和女儿没有大的区别,何况小时候你还曾过继给我们,也是在我们家长大,这点你相信,你应该感到幸运的是,你有二个父亲和母亲在关心和爱着你。
    一次给你写信说的可能太多,有不对的地方,也请你能理解,如果你愿意,我会经常给你写信的,也欢迎你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经常给我打打电话或写写信,这样我会很高兴的。最后一点要注意身体和休息,目前家庭经济上有点不宽裕,你小叔建议你搬回家住,这样一来可能节省费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住的更好,吃的好一点,有利于身体成长和学习进步,我也同意这意见。如果将来考上大学,有的是住校机会和自由空间,你说呢?我的始终看法是,高中时如果你真的努力了,用功了,结果考上什么学校,应该交给自己的命运,即使考的不好,也无怨无悔,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只要你用心和努力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也会为你的努力高兴和祝福的!
    祝快乐!


                            写于200854日“青年节”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
http://imgcache.qq.com/ac/qzone_v4/b.gif想第一个看到日志抢沙发?评论列表
请选择道具
温馨提示:点击验证码输入框,以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