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
梅子涵文,梁培龙画。很普通的书名,承袭历来国人对感情内敛、含蓄的风格。故事说的是60年代的故事,与笑笑距离太远,觉得笑笑不一定能理解,可因为水墨画的绘本,笑笑看得很少,还是借了回来。
绘本中的男孩小远是奶奶带大的,为了养育小远,含辛茹苦,60高龄还要做苦力拉板车赚钱补贴家用。封面,是小远幼时与奶奶在路上的故事。
一只苍老遒劲的大手握着一只幼嫩的小手,是情感的纽带,也是心灵的相通。
小时候,小远与奶奶曾经这样亲密。

可是随着小远的长大,奶奶的苍老,他们的距离渐行渐远。又一次走在路上,奶奶已经跟不上男孩的脚步:

在行走中,小远想起了与奶奶的往事,他们的手有牵到了一起,这一回,是小远带着奶奶。
这样的页面设计,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小人书。

故事很朴实,有朱自清《背影》的风格,恰如历史的还原,70后的我,还是能摸触到那一段历史的。读着读着,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想起曾经与外婆度过的童年时光,眼泪就止不住了。可能感受到懒妈的心情,笑笑抱着懒妈,静静地就那样坐着。翻到最后一页,是作者梅子涵的写作解读,也说她写这篇文章,泪水一直在眼中。笑笑让懒妈读给他听,懒妈已经读不下去,笑笑催促着懒妈,读啊读啊,你怎么不读啊?懒妈抹一把眼泪:“妈妈想我的外婆,妈妈太伤心了,读不下去了。”
那天是清明节,那天我给笑笑读一个男孩与奶奶的故事,怀念着自己的外婆。若是外婆还活着,快百岁了吧!她与书中的奶奶是不同的,记忆中的外婆从来没有步履蹒跚过,她一直那么风风火火……
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有这样一段与外婆相关的记忆,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沉淀为经历、亲情、美好、温暖、感伤……丰富着短暂的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