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思夜想盼《团圆》

(2011-01-19 21:30:35)
标签:

绘本

《团圆》

中国原创

过年

分类: 懒妈懒儿读书记

日思夜想盼《团圆》

    本周要去格妈的绘本馆讲《团圆》,于是这一个星期都没有给笑笑讲这个故事,只每天自已拿着本《团圆》翻来覆去的看,翻来覆去的想。笑笑没来缠着我讲,但是最近,他偏爱找硬币,偏爱吃汤圆,更加更加地想爸爸……

 

    这个绘本故事其实就是作者余丽琼小时候的经历:爸爸在外面造大房子,只有过年才回来,那是他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刻,一家三口守在一起包汤圆,爸爸将一枚代表幸运的硬币包在汤圆里,谁吃着了就代表这一年会他带来好运,女儿毛毛吃到了,她幸福地把幸运硬币装在身上,但是当过完年,毛毛将幸运硬币送给了即将要离开的爸爸——红包和玩具都比不上这一枚小小的硬币啊,这是他们再次团聚的见证!

 

    这样一本书,有些介绍说: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回乡后发生的故事。我原也将博文的题目写成:城里的留守儿童也盼《团圆》,但最终,我改了题目,思念是人类的共同情感,这个与职业、身份无关,何况,假如你认真地看过全本,就不会有那种狭隘的想法。

日思夜想盼《团圆》

    作者,余丽琼,安徽安庆人,南京大学文学士;朱成梁,上海人,少年时代在苏州度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因此,这本绘本带着浓浓的江南水乡的韵味,懒妈第一眼看到封面,红红的“挂签”上“团圆”二字,就有一种熟悉感,挂签是宁波一带是没有的,倒是我们小时候在南京,每年春节要在门楣上贴五张挂签。而到了正本,长廊、运河、石拱桥、桥下的小船,船上的老爷爷,老爷爷头上戴着的毡帽……这,明明就是苏州的周庄嘛!与封面一家三口《团圆》相辉映的封底,画的是一幅爸爸工作的剪影:应该是办公室吧,图纸、对讲机、安全帽、工作手册……还有正中的那一幅“全家福”照片。难道造房子的人都农民工,或者说农民务工人员只配做建筑工人?笑爸在外企,亦是难得回家,在外工作的人,在家守望的人一样盼着团圆,这就是《团圆》存在的理由。

 

    做绘本的画家,总是喜欢给孩子们留一些小秘密,朱成梁先生留给孩子们的有四样:全家福照片、环衬图案、年历片还有毛毛的小猫咪。全家福照片,从起初的半张到离别时的全幅再到爸爸案头的合影,就是亲人之间互相牵挂的象征;环衬的图案是一家三口睡在一起的大床上的被面,也是毛毛睡衣的花纹,似乎还象是爆竹蹦烈后的金色碎屑,也是欢聚后要离别的忧伤;年历片,从扉页的那张除夕——爸爸要回来了,撕到正月初四——爸爸要走了,这是一个呼应。至于小白猫,在爸爸回来以前一直是陪伴着毛毛的,是毛毛的情感寄托,在接爸爸的那一天,小白猫还陪在毛毛身边,为毛毛壮胆,就在毛毛在院子里寻找幸运硬币的那一天,小白猫也一直不离不弃呢,但在送爸爸走的那一天,小白猫没有出现,是不是毛毛的心里充满了对爸爸的依念,小白猫已经退居二线了?

日思夜想盼《团圆》

    其实还有一个小乐趣,过年还有很多热闹的场景呢!舞狮、走高跷、划龙船,为什么单单描绘了舞龙这一个场景呢?那是因为那一年属龙啊!

 

    一直以来,母爱呈现在不同的文学形态中,我们很少能感受到父爱,父亲的角色,是严厉的,是沉默的,也是单薄的,而在《团圆》里,我们终于能看到一个温情脉脉的的父亲:回家来,给妻子女儿带来了礼物,去理发给女儿一个清清爽爽的形象——当然,也表示回家的心情多么急切,带着女儿贴春联、包汤圆多么温馨,第二天还亲自喂女儿吃汤圆——这就是幸运硬币为啥是女儿吃到的原因啊!一个能干的父亲,一个伟岸的父亲:

“‘走,补屋顶去喽!’爸爸冲我努了努嘴。

太好了,那儿是妈妈从来不准我一个人上去的地方呢!”

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远——小时候的懒妈也是留守儿童呢,大雪没膝的冬天,懒妈骑在叔叔的肩头上,心里却想着要是爸爸在家多好!

日思夜想盼《团圆》

喜欢《团圆》的故事,更喜欢《团圆》的布局,画者说:画图画书就如同拍电影.书一开篇就营造了一个要过年的氛围,两开张满幅的画,红的灯笼,大红的果子,大红衣服,大红的行李箱……就如果一首新年歌一样,是跳跃的、喜庆的、欢快的,紧凑的,就象毛毛期待、喜悦的心情,这时,一家三口的团圆的心情也想着画面一样是满满的,到了毛毛在雪地里寻找幸运硬币,如同电影到达了高潮, 四个场景连成一幅画,充满了紧张、悬念!自此,色彩渐渐凝重起来,节奏也缓慢下来了,到了毛毛给爸爸幸运硬币的那一张,代表爸爸的褐色色彩占了三分之二,而旁边的一边没画面,只有文字,结局,只有一张小小的送别图,文字没有,留下一大片的空白……如同一家三口离别的忧伤,家人的离开,就是一个缺口,就是一片空白啊!

我想笑笑虽然还不能完全品读《团圆》,但是他感受到了那种气氛,因此也喜欢上了书中的媒介:汤圆与幸运硬币,这是他与爸爸情感的纽带。下一次,爸爸给笑笑读这本《团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