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M到我家来玩总是很肆意,因为我不管他们,随他们将个儿童房掀个底朝天——尽管收拾让我痛苦不堪——笑笑也拒绝收拾,说不是他一个人弄的,要懒妈帮忙。懒妈拾起两个公仔,一个是米琪,一根跳绳将之五花大绑,脖子也勒起来了,我看着都难受,随口问:“笑笑,这是谁绑的啊?”笑笑答:“小M。”又拿起一只花牛,同样的用一根鼠标线绑得结结实实,旁边一个木制小蜗牛,被本身的牵绳捆得头脚扭曲,解了好半天才解开。当时只觉得诧异,未及多想。
第二天,妈妈群里有位妈妈在问:下面这个是我同学写她的女儿,小孩现在读小学一年级了:当批评成为家常便饭的时候,我的分贝已经明显超出我的能力范围,甚至动手,萌在哭哭啼啼中表面屈服,事后会表现出她的发泄方式:
1.拿一张纸,画个穿裙子的人(代表妈妈),然后在上面画叉叉。
2.拿一堆废纸(废纸代表妈妈)撕裂成碎片,用很多东西镇压它。让纸无处可逃。
3.排斥和蛇有关的东西(妈妈属蛇),先把墙上的十二生肖中的蛇给叉叉掉,然后警告爸爸不要买蛇皮纹的 包,看有关蛇的电视广告,吃蛇肉。
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正常还是不健康?有些担心。孩子,我该怎么去爱你?又该怎么去教育你?
我顺口答:一种情绪上的发泄啊!
第三天,妈妈群里又有一位妈妈在问: 请教下各位,我女儿今年一年级,考试成绩象坐电梯,一下100。一下7,80,怎办?望支支招。
懒妈又顺口答:“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LY6DR3ISJE0)6K)L)]~VIZK.gif顺其自然。小M就是一年级,也是这样,我看她妈妈的(心情)也是跟着坐电梯。我的意见就是宽松点。”突然灵光闪现,小M前几天在我家的表现,原来是这个原因啊!因为压抑,因为无法反抗,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已的情绪,发泄心中的怒火。
我将两位妈妈的话及鸣鸣的表现发给M妈,并告诉她最近的药加鑫杀人事件。报章介绍:“药加鑫的朋友说,他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药家鑫。家长越严格,孩子越叛逆。外表乖一点,会少一点麻烦。药家鑫的父亲小时候对他太过严格。父亲打他,还曾经把他关在地下室,黑而且冷。他自已也曾说:“也许我心理有点扭曲了吧”。”但是,总有一天会爆发。
药加鑫事件虽然是特例,却暴露现在家庭教育的本质:药家鑫的父亲弹古筝、练书法,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以自已标准来要求的儿子,从来没有试途去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面对青春期儿子的性格叛逆,只用一句话概括: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内心的压抑导致今天的悲剧。
真希望不要再出现药加鑫事件了,所以妈妈们面对孩子的各种反常行为,不应该反思吗?——孩子们已经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了。一年级的小朋友,为何要承受雷霆之怒?再来看一则国际新闻:美国蒙大拿州一个34岁的电工肖恩·希维今年7月拍到几张神奇的超级单体风暴照片,这些完美的图片后来被人称为“上帝之眼”和“神族母舰”。希维拍摄风暴照片已经7年,今年他会带着这些杰作参加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评选。一名电工,能干出全世界为之惊叹的事情,记得年初的冬奥会,有位冠军得主是木匠,得奖后,他说他想快点回家,回到心爱的职业身边。电工与摄影哪一项是主业?木工与冠军哪一项是心头之好?学习真的为了分数?上学究竟为了什么?
后记:昨天突然想起来是不是要带着笑笑去上上特长班?问笑笑:喜欢什么?画画、音乐、乐器、跆拳道?答:我什么都不喜欢!懒妈火气这个蹭蹭蹭啊:你给我好好想想,必需得学一样!
今天想起来自笑:所谓的知易行难吧!笑笑目前没有兴趣,逼着他,又能学出点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