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懒羊羊也有春天”一文中写过笑笑上过的一些早教中心及亲子班。给笑笑上的亲子班,隶属幼儿园,当初报的初衷就是为了上小班争取名额。而给笑笑寻找的早教中心,一要与懒妈之间有性格、知识互补,能提供懒妈不能给予的专业技能,弥补懒妈情商及体能教育上的不足,二者当然还得看是否适合笑笑,对笑笑的成长是否有益处,这两点现在看来都达成了。这其中除了亲子班、早教中心足够专业,懒妈认为良好的沟通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子。

初尝沟通的益处是在亲子班,笑笑上课态度消极,躺在地上不听课,老师们要给笑笑做规矩,将他带到隔壁的储藏室,懒妈当时阻止了老师的举动,事后,怕老师有想法,就在幼儿园的论坛上发一篇贴子(可以看懒妈写的博文:
请求老师不要给笑笑做规矩以后),在贴子的一来一往中,畅所欲言,都阐明了自已的想法与见解,消除了隔阂,不仅在论坛上,懒妈与老师们在课后也经常讨论笑笑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没有沟通的遗憾。懒妈给笑笑上的早教课——创艺美术。笑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上的,究其原因,是笑笑的同伴出了问题,一同上课的四个小朋友中有一位小男孩儿,体格高大,性格也非常活泼好动,每节课只要有他在,就会显得热闹非凡,老师忙于应付他,常常中断课业,进行不下去了。懒妈心里嘀咕,却没想到要与中心沟通,幸好,有其他家长向中心提意见,将该男生调到比较月龄较大的班级去了。
笑笑的课程快结束时,他的一位小同学也来该中心上课,她的妈妈报名时直接向中心提出要求:不能与比女儿月龄小的小朋友同班,要到月龄大的班级去,在哥哥姐姐们示范表现中得到更多的进步。懒妈如梦初醒,笑笑所在的班级,那位活泼男孩儿调走后,由一位月龄小的小男孩儿补了空位。小男孩儿与笑笑一样腼腆的性子,非常粘妈妈,上课时一定要让妈妈坐在教室里旁听。原来,笑笑在原来几位小朋友的带动已经可以独立上课了,但小男孩儿来了以后,笑笑又退回到起点,也非得让懒妈陪伴旁听不可。这就是小朋友之间的示范作用。虽然笑笑在这个早教中心的课程不长,懒妈没有及时与老师沟通,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使笑笑独立上课的契机向后推迟了。

创艺美术的课程还没结束,笑笑已经开始在上团队课。有了上次教训,懒妈更注重观察笑笑在早教课上的表现。刚开始时,他根本不愿参与到活动中去,象在亲子班一样躺在教室的地板上消极怠工。老师们视若无睹,给懒妈的解释是要孩子自已适应并喜欢这个课程,懒妈认为笑笑是个被动又敏感的孩子,他与老师的互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对他的态度。建议老师们先与笑笑交朋友,有时还要强迫他加入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笑笑开始接受老师们的亲近,也愿意上课了,但依旧不是很积极。笑笑的团队课,分两节,一节活动课,一节创艺手工。原来老师的安排是先上活动课,再上手工课,懒妈认为笑笑性格慢热,建议老师是否可以先上手工课,给笑笑热热身,再上活动课,可能会有改变。老师们听从了懒妈的建议,改变了课程,果然又收到了效果。


每个早教中心都有其专业及特色所在,只是要找对适合自已孩子的课程。但家长不能以为给孩子找了一个好的早教中心就万事大吉了,再专业的老师,再富有爱心的老师,也不如父母亲了解自已的孩子,家长要真正融入其中,理解孩子,理解老师,做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让老师们也去理解自已的孩子,才能事半功倍啦!同样的,一个早教中心好不好,得看他们的老师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家长呢?或是能够真诚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腔真心对孩子,家长、孩子都能感受得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