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顺产是痛在前面,剖腹产痛在后面。这个前“痛”与后“痛”到底有多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象我,整个剖腹产程除了等待的时间,异常的顺利。因为用了止痛泵,麻药醒后刀口痛得并不明显——可能是我忘了?也有可能被其它的痛掩盖了?因为印象中痛的不是伤口,是宫缩、是涨乳、是通气。现在已想不起这三痛哪一个先来,哪一个后到,只记得三痛齐发,混乱得很。
涨乳,第二天夜里开始,宝贝睡着了,出窠娘(月嫂)都有点小呼噜了,只觉得乳管中一阵潮水涌来,没来得有惊喜呢,胸部已胀得一条条青筋爆起,硬得象个石块,连带腋下、后背都被牵动痛得一跳一跳的。想自已按摩,碰也碰不得。我挣扎着爬起,拿了条毛巾,到浴室,打了半盆热水,想用毛巾热敷一下,只能搭在上面。听说,母乳不及时吮吸是要缩回去的,可这时宝贝睡着呢。就想自已挤出来,哪里碰得。
这时候,宫缩又来了,剖腹产后,医生开了益母草与缩宫素。产后两天白天医生来检查时,最怕的就是按肚子,说是清恶露,已经是刀口痛了,她们还要雪上加霜,这也只有医生做得出啊。不知道是不是子宫下垂的原因,宫缩时间长、一阵阵的痛——以前以为每个剖宫产的妈妈都会痛,原来不是这样的。宫缩来的时候,马上就想到那些吞下孙悟空的妖怪们,被孙悟空牵肠扯胃,折腾得哀求“孙爷爷饶命!”。我的孙爷爷在哪儿啊,快出来啊,幻想下竟真的微微张口,希望真有一个孙爷爷一个筋斗云从嘴巴里跳出来。
通气是一项蛮让人尴尬的活。怀孕的时候,气特别多,没想到,产后要个气那么难。真是想啥没啥。当时只觉得一股气,下不去,在肠胃里盘桓着,横冲直撞,象关在玻璃窗内的苍蝇,找不到出路,最后终于一路飙升,往上冲(不知道这算不算武侠小说中的“真气”,那真算得上是走火入魔了),我想,这股气要在平时得往下出啊,从进口出多让人恶心啊
,愣是憋着,这个痛啊!因为是剖腹产,第一天一直是躺在床上,到第二、三天才能勉强下地行走,而通气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走路,使肠胃通畅,下床,走几步,刀口痛,宫缩痛,胸部也痛,又躺回去,弯腰、上床,痛,两天没好好睡,头也开始痛起来,真是全身没一处不痛。
如果说产后第一夜的记忆是“睡不着” (请看:谁偷走了我的孩子),第二夜的记忆主题词就是痛、痛、非常痛。
亲子博客首页截图:

点击率急速上升,原来上新闻中心首页,呵呵,意料之外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