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看到有小朋友因为要求、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满地打滚,于是,妈妈马上投降:好好好,我们去买。然后叹口气说:任性,天生的性格,没办法。
心理学上说,任性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这不就是在说妈妈吗?
宝宝天生没有规矩、随心所欲,然而社会不允许,只得妈妈来教,白纸一般的宝宝,妈妈教给宝宝什么,宝宝得到的就是什么。宝宝想要荡秋千,妈妈偏不让,这是个性偏执的表现;妈妈被宝宝折磨人的哭声打败,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妈妈今天给宝宝吃两根冰淇淋,明天给宝宝吃三根冰淇淋,这是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
妈妈将自已的过错推给一个不能自辩的孩子,任性的妈妈终于造就了一个任性的孩子。

妈妈想改掉自已的任性只需一点小配方:坦诚、民主与始终如一。将宝宝视为一个独立的人,以朋友的身份,在任何事件上与宝宝平等交流,坦诚相告,并且不要朝令夕改。宝宝就会理解妈妈的心意。如,笑笑喜欢玩水,能独立坐在澡盆里洗澡的第一天,懒妈对恋水的笑笑说:“我们不玩了好吗?晚上我们再玩,每天都可以玩水。”笑笑就乖乖站起来了。当然,笑笑从懒妈这儿没有得到欺骗,真的是,晚上也玩水了,第二天也玩水了。又如笑笑想吃什么零食,懒妈每次在给笑笑吃之前,都对笑笑说:“我们只能吃一包。吃多了,笑笑要生病的,生病了要吃药、打针,笑笑想吃药、打针吗?”笑笑说:“不想。”于是一包吃完不再讨要。下次还要吃,笑笑已经知道了:“妈妈,我就吃一包。”懒妈及时表扬:“是的,笑笑真是好宝宝。”懒妈一向让笑笑有选择权,出去玩了,也要问他:“笑笑,我们是玩滑板车呢?还是去荡秋千?”笑笑会说:“滑板车到荡秋千。”好吧,偶尔也要熊掌与鱼兼得呢!
妈妈与宝宝相互信任,生活没有“任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