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悠儿发烧到39.6度,二、三天来,一直是外婆彻夜照顾,喂她吃药,带她上医院打点滴。在小区里遇上了,我问,她妈妈呢?外婆说,她的妈妈工作太忙了,顾不上。悠儿低着发烧烧得通红的小脸,嗫嚅了一句:妈妈一次也没来看过我。
以前一直听悠儿的外婆说悠儿不乖,她已经管教不了,想送还给女儿,但悠儿不愿意回去。说那儿不是她的家,那个家,是爸爸、妈妈和弟弟的。(
悠儿的故事,懒妈曾述说过一回____继父为了亲生儿子打女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0f3e3010089ds.html。)
悠儿的妈妈在她出生后三个月,到外地进修,将悠儿交与外婆抚养。一年后回来,悠儿与外婆已难分难离。几年的拉锯战以妈妈的失败告终,一直到悠儿上小学,才偶尔回家。与妈妈的关系一直不亲密。
同样的事例现实中并不是只有悠儿一例。小阿姨丽是妈妈的表妹,丽的母亲与妈妈的母亲、我的外婆是亲姊妹。丽的母亲要求进步,正在追求入党,丽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回老家请外婆抚育。妈妈比丽年长18岁,因此全家人对丽如小公主一般娇宠得很。也回去过一两回,但都因为住不惯又送回来了一直到读书年龄才回去。同样的,丽与亲生妈妈与那个家庭格格不入,感情疏远。直到近年,已年近四旬,才开始谅解自已的母亲。
以前看韩剧《看了又看》时,曾与家人讨论过剧中的女主之一银珠为啥不招母爱。按理,手心手背都是肉,银珠也是聪明伶俐,应该与金珠同是妈妈的心肝宝贝才对,但在剧中却浑不是如此,相对于大姐受到的宠爱、偏心,她简直犹如养女。银珠从小由奶奶抚养,她的妈妈将她接回来时,已十足一个乡下的野丫头。在妈妈的眼里,相对于温柔娇糯的金珠,拖着鼻涕,性格强悍的银珠如此不着人喜欢。
都说母女亲情血浓于水,为什么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寄养出去的儿女接回来后与母亲的感情都如此疏远呢?
动物会把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当做自己的妈妈这是动物行为学中的印刻学习。这种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中,甚至包括人类。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把“印刻”这种特殊生理状态发生期叫做“发展关键期”。也就是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也需要一段"印刻"的时间。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不要以为,母爱错过了以后还能弥补。寄养的孩子渐通人事后,就会产生疑惑,受到伤害,以为妈妈不爱自已,放弃了自已,从而性格敏感、缺乏安全感。都说只有拥有大量的爱才能释放爱。一个自认为缺乏爱的人,如何让他去爱人呢?这种心灵上的创伤要怎样才能弥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