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在沧州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一条大运河穿过历史的风烟奔流不息,融入沧州的血脉,构筑起沧州人的文化基因。这条大运河也绵延流淌进了沧州晚报,被精心打造成文学精品栏目。在“大运河”温暖的臂弯里,沧州文学老将新秀激荡起无数美丽的浪花,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
初识“大运河”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文学爱好者,是“大运河”养育了我的精神家园,每每急于先睹为快的就是沧州晚报“大运河”文学版,如饥似渴地阅读揣摩,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文字也能够在“大运河”里开出一朵小花来。工作单位是古沧州所在地,这里曾经发生和流传着那么多令人神往和惊叹的传奇故事,淳朴的门卫老人对我如数家珍。当时“大运河”栏目正好有一个民间故事的版块,于是爱好写作的我便将听来的一些故事整理加工成文字,工工整整地誊写在稿纸上,连同几分忐忑一起装进信封寄向“大运河”。一个星期的漫长等待,当再一次捧读“大运河”,我的那篇《菜园墨迹》竟赫然在目。只一刹那,我的世界冻解冰消,春暖花开,巨大的欢乐将我淹没。那些带着自己体温的文字此刻变得玲珑剔透,美轮美奂,如凤凰涅槃获得了新生,浪花般照亮了我的眼睛。
从此,我更加关注大运河,与大运河共同成长。
2006年怀揣对文字那份执著与热爱,我在新浪网上开通了博客,并加入了大运河生活博客圈,工作之余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成文字放在博客里与博友们分享。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发起了对地震灾区的救援行动,我也拿起手中的笔与博友一起给灾区群众鼓劲加油,我的一篇博文《有一种不幸叫做幸福》应运而生。在文章中,我鼓励那些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孩子们要坚强乐观面对不幸,在爱的包围中尽快从灾难的痛苦中站起来,重建幸福家园。这篇博文很快便发表在“大运河”文学版的“原汁博客”中,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也得到了同事的一片赞声。我领悟到要加强语言的锤炼,做到求实求新,只要文章真切感人,语言清新自然,便可以得到编辑的垂青。此后,“大运河”的编辑又陆续发表了我《星光下的麦田》等多篇文章和博文,让我收获了一朵又一朵快乐的浪花。今年在大运河征文活动中,我的征文被采用,并受栏目之邀参加了颁奖典礼,得以和“大运河”的编辑晤面,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快乐。
如今的“大运河”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除了文学版之外,又先后开辟了大众写作、说吧、大众小品、人文等栏目,拓宽了文化视野和受众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成长空间。“大运河”河面变宽了,浪花变得更多更美了,汇成欢乐的歌声一路向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