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网上一段视频曝光了一个年仅16岁少年向一个14岁少女求爱被拒绝后,竟然想不开,愤而跳河不幸身亡的消息,令人喟叹不已。视频中其母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令人疼惜。这位母亲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才16岁的儿子竟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寻短见。花季少年因为表白遭拒而选择自杀,是殉情吗?我想这绝不是殉情,他是死于无知和懦弱。
首先,青春期不懂爱情。16岁的年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变得敏感和脆弱。伴随着性的成熟与萌动,他们开始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好感,男女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乐于交往,这是无可非议,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错误的把这种男女之间好感、友谊理解成了爱情,而且多是自作多情,遭到拒绝后,认为是对方故意给自己难堪,强烈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从而做出过激和失当的行为。
其次,受影视剧的负面诱导。时下,影视作品中情色镜头极尽挑逗之能事,充斥着人们视线,其中露骨的男欢女爱激荡着很多少男少女懵懂的春心。男女主角之间信誓旦旦、死去活来,给他们树立了效仿的典范,他们觉得,这就是爱情,为爱去死,这样的爱才轰轰烈烈,才是真爱,并无知的把自己当成殉情的英雄。
第三,是家庭教育的偏差。现在家庭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孩子盲目的爱,把物质的满足当成爱的唯一表现形式,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没有及时说不和适时矫正,而是无原则的尽最大努力的去满足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欲望,让孩子以为别人都得无条件得顺从于我是理所当然。另外,家长一手包办孩子的成长,剥夺了孩子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心理准备。当他信心满满的向一个女孩子表白,在遭到的断然的拒绝之后,他的心情瞬间降到了冰点,他无法接受在他看来如此残酷的现实,于是冲动、激奋、怨愤、羞恼、懦弱一起将他推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