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仙山

(2010-11-22 12:39:22)
标签:

旅游

分类: 经历

http://t1.baidu.com/it/u=2399054575,1580575388&fm=0&gp=0.jpg

走过万仙山

万仙山,仅听其名,就足以叫人陷进深深的遐想。唐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即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终南、昆仑、蓬莱等,相传有神仙居住,而久负盛名,至今依旧鲜活在书香中、谈资里,牵引无数神往的思绪。现世之中佛教四大名山——九华、五台、普陀、峨嵋,古刹寺观,香烟繁盛,吸引着朝拜客的脚步,倾倒而膜拜,希求借神仙之力,达成俗世的种种心愿,保佑,一生平安无虞。一篇文章写一位黑衣的女子,在云雾迷蒙的普陀山中,沿着石阶一步一叩,神情肃然,目不旁骛,往心中的圣殿一路跪拜,想必遭受了命运太多的磨难与痛楚,满满地无处安放排解,非要以这种无奈的悲壮寻求答案与解脱吧?

想来万仙山也绕不开这样的规则因果,寺观仙阁善男信女当不会少。然而,万仙山给了我截然相反的答案。

走进万仙山,我惊异地发现,这里没有森严的庙宇,没有高高在上的神祗,没有心事重重为心结所困的香客,目之所及,是葱茏傲然的群山,是无处不在自由淌泻的水声,是古老宁静村居和谐怡然的人,清幽的风景,是不着铅华的世外桃源!古朴不失现代的山村旅店以及门前停放的轿车,又在提醒我们生活在这里人们已将外面的世界迎进了大山,他们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但却并不固执地拒绝现代的文明。

所有的一切,两个人无法回避。一个站在现代,距离我们不远。他目光如炬,大手一挥,第一个站出来对世代围困他们的大山叫板,向上天所赐的所谓命运大声宣战,誓将闭塞的大山撕裂,“扼住命运的咽喉”,硬是在这陡峭的崖壁之上挖凿出一条惊世走廊,让天堑变了通途,上演了一出现代“愚公移山”。这个人便是万仙山深处一个叫做郭亮村的带头人申名信。驱车进山,“绝壁长廊”是必经之路。1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回响的是来访者的惊叫与赞叹。1972年,那时大山之外正经历着一场历史的严寒,而山内却正奔涌着冲天的热情与豪迈,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带领人们开壁凿山,为一方百姓谋福祉。一串数字,足可以震撼人心:12名壮士,4000把铁锤,12吨钢钎,6年的光阴。从此郭亮村人的命运被扭转。清晨起来,我发现旅店门前多了一车的瓜果蔬菜,便惊喜地上前来看新鲜,原来是店主人一大早驾驶着自家的运输车,经由这绝壁长廊从山外运回,给远客们尝鲜的。每天如此。

另一个立于遥远的东汉。他便是郭亮。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当年因叛徒出卖,郭亮的队伍被围困在西山绝壁,草尽粮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郭亮急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今天的“会逃站”。那建在悬崖之上的郭亮村,便是为了纪念这位大智大勇的先人。郭亮的智与勇,已完全融进郭亮人的血脉,并发扬到了极致。郭亮可以含笑。
走过万仙山,万仙山人不甘命运摆布的生存智慧、自持与坚守,进取与包容的精神,荡涤心灵;走过万仙山,我不再羡慕那些所谓的神佛仙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山,都可以是仙,愿那个黑衣的女子能够停下朝圣的脚步,别再费尽心思地求索命运的缘起缘落,其实惟有自己才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微笑
后一篇:故乡的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