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载好文 《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2010-09-20 14:59:09)
标签:

转载

 

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http://www.sznews.com/reading/images/site3/20070524/0011118fb1e807bf209502.jpg《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TITLE="[转载]转载好文 《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

 

 

我在讲了庄子心得之后,有人问我,“我离婚了,日子困难,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我应该看哪段话”。这个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他们那个时代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读书并不是像有一本《百科全书》放在那里,我们一查就豁然开朗了。

 

但读书可以使安定的生活锦上添花,可以是惶惑时候的雪中送炭,可以在遭遇困顿的时候,让我们的内心镇定而勇敢。当一个死刑犯人还在读书,那么他读书的用处肯定不是求职,可能就是为了带一份安定告别生命。

 

读书给了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储备。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或有空的时候,我把自己懂的、不懂的书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坎坷、真正想到用的时候,就调出来。这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质量也不是最精。我读书只有一个秘密,就是我有反刍的功夫,到用的时候可以调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咀嚼之后,这一部分营养可以融入我的生命。

 

一个人的阅读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中国古人说起读书,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汝为君子学,不要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会有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我觉得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今天的人们读书通常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认为读书太有用了,一个认为读书太没有用了。认为太有用就是读书能装饰、提升自己;读书无用论则认为读书无法解决一日三餐的生计,读之何用?其实这两种论调,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功利。这种功利的心情,严重剥夺了读书之乐。

 

读书人里面我比较喜欢陶渊明。我大概从四五岁开始读书,家长通常说陶渊明是读书的反面教材,大意是,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小孩子读书万不能像他那样马马虎虎。可我从小学开始就是马虎,至今也没有改变过马虎的毛病。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懂得了陶渊明的境界。其实这是大人们的断章取义,他们只理解了陶渊明读书观“好读书,不求甚解”前半部分的意思,却忽略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妙处。读书的境界是什么,是读到两个字叫“会意”,就是先有所会,懂的不是字面的意思。不是考据一个典故,而是一种悠然心会,就是那种无言之妙,可以读到忘了吃饭的那种欢心。他还说读书之后常自娱自乐写文章,读到最后是为了让自己快乐。所以什么叫君子学、什么叫小人学?其实这也应和了古人的另外一句话,叫做“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就是说学了是自己的安身之本;为人之学,则是说学问这个东西是拿来送礼的。

 

读书前,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先了解自己的迷惑,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然后读书读到豁然开朗。这种阅读的境界,就太快乐了。最后可以带来一种状态,让我们在充满各种选择的时代,自己的心有一点定力。有定力之后,我们的选择就多一些依据。

 

在我看来,惑与不惑是外在与心理的制衡。阅读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元素,也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急功近利中摆脱出来。让孩子明白,读书不仅仅是为升学,还与一个人的理想、人格,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和开朗的生命智力相关。

 

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在生命从容的时候带有欢欣,一辈子能有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

 

                                 *

 

【经典评论荟萃】

 

http://portrait4/1364114627/blog/50《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TITLE="[转载]转载好文 《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
2010-05-17 21:27:54 [删除] [举报]

是的,读书在于修养。
每一行文字都是智慧的结晶,每一本书都是前人的经验。
如果说生命是航行于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那么书籍则是暗夜里领航的灯塔,它使我们有效避免无知酿成的倾覆危险。
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愉悦在于我们不仅仅可以感受天边彩虹的绚丽,更可以走近洞穿赤橙黄绿青蓝紫交相辉映的奥秘。
相对于宇宙万物,认真算起来人的生命长度和获知能力总是极其有限的,尽管我们无法扩展其长度,但只要我们愿意,便可以通过读书来拓宽其深度和广度,从而使生命更有质量

 

http://portrait1/1355211512/blog/50《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TITLE="[转载]转载好文 《于丹:读书意在修养》  图" />

2010-05-18 14:06:41[回复] [删除] [举报]

古人将修身作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养身心必读书,读书方能知礼,知礼方能成为君子。若将读书功利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敲门砖,必然苦不堪言!将读书作为生活的一种元素(于丹说得好!),就像吃饭睡觉必不可少,即可品味其中的意趣,进入一种快乐甚至审美状态,潜移默化之中便步入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于丹是好读书、会读书之人!我们确实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多读书,读到“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0

后一篇:微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