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中结缘

(2007-10-30 13:59:23)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文学/原创

旅行

山中结缘

平原闹市住久了,按捺不住对山水的渴望。于是打点行囊,轻装舒履,远离俗间喧闹,爬山去。

车子蜿蜒行驶在的平坦的山间公路上,透过车窗极目四望,幽静的山谷烟雨迷蒙,空气湿润得几乎可以挤出水来,山石草木吸足了水分,湿漉漉的,清幽而润泽。道路两侧山石相对而出,陡峭处,巉岩突兀,草木茂密,似有暗哨伏兵;平缓处,绿草茵茵,野花无声绽放,淡雅暗香弥散开来,使人沉醉。往里走,秋意渐浓,树树枫叶经秋雨浸染,绿色中泛起红意,让我们的行程有了几分浪漫情调。

这里便是钟灵毓秀的嶂石岩了,这个昔日庭院深锁经济落后的小山村,而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抗日战争时期,秦基伟将军曾经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四年,与此地的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谊,1992年他亲笔题写了“嶂石岩”三个遒劲大字,成为嶂石岩一道亮丽的风景。嶂石岩景区最高海拔1700多米,因其山体形如巨幛,故名。嶂石岩是世界三大岩石地貌命名地之一,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世界三大旅游砂岩地貌。地貌命名处山体分三层幛壁,大约生成于28亿年至7亿年前。站在山脚抬头望,万丈崖壁巍巍耸峙,如一幅巨大斑斓的幔幛低垂在天宇之间,云雾蒸腾缭绕,游移飘飞,恍若仙境。正看得入神,导游用手一指,说前方便是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了。于是加快步伐,手脚并用,兴冲冲沿着陡峭潮湿的石阶攀岩而上,迂回之间,行行歇歇,不觉间已来到了白云生处,手揽清风雾霭,飘然如羽化登仙。我们扯开喉咙向寂静的山谷高声问候,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来回震荡,此起彼伏,绵绵不绝于耳,古人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诗句,想必与此异曲同工。有时山岩向外探出,如伞如盖,岌岌可危,给人逼迫之感。听导游讲,无论下多大的雨,在此处也不会有雨淋之苦。走着走着,突觉雨势渐大,数颗雨珠从空中迸溅入怀,顿感沁凉。懊悔不曾带伞,导游笑称,这是云海撒珠。抬头张望,果见崖壁之上书“云海撒珠”四字。原来细小的山泉从高处跌落,下坠之时早成碎玉散珠,此名倒也贴切,心中不免暗暗叫绝。

手摸28亿年前的岩石,苍凉之感灌满胸腔。穿越28亿年的时光隧道,原始的海洋里鱼龙游弋生机盎然,然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悄悄发挥着不可抗拒的强大威力,高山渐渐隆起,沧海缓缓退却,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世界生生沉结在坚硬的岩石中,成就了嶂石岩的风华绝代。难怪这里随处可见酷似龟甲和鳞片的化石样岩石。人类历史200万年,比之于28亿年的地质年代,瞬间而已,而人类却在这短暂的一瞬创造了最为辉煌的文化和灿烂的文明,不愧万物之灵之美誉。但人类也因此变得自高自大和贪得无厌。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人类肆意践踏着自然的法则,无休无止变本加厉地对自然界进行巧取豪夺。然而自然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战争、瘟疫、洪水、海啸、沙漠化接踵而至,人类正在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付出惨重的灾难性代价。自然造化垂青人类,只是机缘巧合,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只有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平安。此时此刻,我正站在28亿年的尽头,吸了一口这里的空气,喝了一口这里的清泉,双脚踏进周牧王如椽的脚印里,我和这里的某块山石,这里的某段溪流,这里的一株漆树,这里曲折的山间小径以及小径上独自行走、石屋旁静默的山民有了某种对视,我相信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宿命里安排了这样的一次注视,虽无只言片语,却惊鸿一瞥永驻心间,化作我人生历程中温暖的记忆,让我学会了珍惜,学会欣赏。这也许就人们常说的缘吧。

不想在高绝的栈道上竟也有山间小店隐藏,简朴的货架上摆放着精巧别致的挂件饰品,任游人把玩欣赏,原本在平原常见的物什,仿佛吸纳了高山甘霖的灵气,氤氲着一层厚重深沉的光华。店主的脸上始终挂着波澜不惊的微笑,并不主动与游客搭讪,兜售自己的商品。也许在山里久了,染习了山的敦厚与包容,一切顺其自然。听导游讲,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每年景区开放时他们将小商品驮运上山,旅游旺季一直待在山里,直到送走最后一批观光客,还要赶在封山之前下山,这样有好几个月都得吃住在山里。我不禁想,能坐拥一山迭翠与清凉,与贤人隐士为伍,有清风明月相伴,纵长夜寂寥风雨呼啸又何妨。在心中我默默为他们祈福,雨后路滑,山高水长,一路安好。

是夜,宿于山中旅馆。头枕嶂石岩的蒙蒙烟雨,侧耳细听着屋外秋雨与山岩的天籁交响,悠然入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和诗一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