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西游的秀(一一零):如来佛祖紧箍咒,有一个神仙可以破解?

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一】
五百年前,孙悟空因大闹天宫之故,遭如来佛祖镇压五行山下。
即解厄之时,恰逢佛祖推进取经工程,唐僧行至山下,揭开了封印。但悟空颇为顽劣,不太听唐僧使唤,一言不合,差些撇下唐僧回花果山过逍遥日子。
观音和唐僧一个合计,花言巧语诓骗着孙悟空套上了紧箍。悟空起初不知何物,只觉金闪闪很是拉风,套上之后一度颇为得意,叉着腰犹如土豪状。及待唐僧张口,却欲哭无泪了,脑门一阵剧痛。悟空躺在地上打滚,恨不得再钻回五行山下。
此番之后,悟空在唐僧面前,便不太敢造次了。
紧箍犹如一把悬着的利剑,悟空夜深人静之际,每每睁开眼睛,一阵心惊胆寒。
【二】
孙悟空一度迫切地想要摘除头上紧箍。
一向心高气傲的他,几乎跪着,低声下气地央求唐僧念一念“松箍咒”。唐僧假装关切地问询,悟空,当真很疼吗。悟空头如捣蒜,却等来了一句,为师也想帮你,可惜实力不允许啊,这得问菩萨。
敢情这皮球,踢给了观音菩萨。
但观音的套路,几乎是如法炮制。菩萨拍了拍来者的肩膀,悟空啦,想当年如来佛祖给了我三个箍儿,分别唤作金、紧、禁,功能大致相同,主要就是对付你们这样顽劣的妖精。只可惜如来当时均给了紧箍的口诀,松箍的方法却未传授,要不,这事还得问佛祖。
悟空心中一阵暗骂,如来老儿要是肯动慈悲心肠,还犯得着这里求你。
【三】
紧箍真的难解吗?
《封神演义》里,就有一个现成的案例。
万仙阵阐、截两教大决战之时,截教弟子马遂正面PK黄龙真人。
且看,“马遂跃步,仗剑来取。黄龙真人手中剑急忙来迎。只一合,马遂祭起金箍,把黄龙真人的头箍住了。真人头疼不可忍,众仙急救真人,大家回芦篷上来。真人急忙除金箍,除又除不掉,只箍得三昧真火从眼中冒出”。
真人头上金箍,作用大抵同孙悟空紧箍相当。宝贝也确实有些能耐,法力如黄龙真人,亦束手无策。但这金箍,并未在黄龙真人耽搁太久。他师父元始天尊出手了。只见天尊轻轻将手一指,金箍随即脱落。在列诸仙,发出阵阵喝彩声。
《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的前身份,便是《封神演义》里的慈航道人,辈分和黄龙真人相当,同列玉虚宫十二金仙。看来悟空头上这箍,她还真解不了。
【四】
元始天尊解得,太上老君料必也能解得。
《西游记》里,孙悟空同老君曾有多场对手戏。而悟空的态度,多表现得目无尊长,不太将这位糟老头放在眼里。大闹天宫之时,盗食了库存的金丹不说,还曾一脚怒射,踹翻了老君家的八卦炉。及至取经时,途径乌鸡国,为搭救国王性命,悟空跑了一趟兜率宫(老君住所)。老君担心猴王闹事,连忙笑脸相迎,并息事宁人地送了金丹,送悟空出府。
既然悟空同老君多有照面,缘何不央求解一解紧箍呢?
原因大抵有三。
其一,老君在悟空面前,一向热衷老虎扮猪,悟空也没太把这个糟老头放在眼里,或不太知晓老君真实实力。
其二,悟空即便知晓老君手段,也识得大体。佛、道两派微妙关系,他怎会不懂。自己目前皈依如来门下。佛派的家事,老君大概也不太方便插手罢。悟空即便开口,老君也会找个理由推脱。心高气傲的孙悟空,自然不会丢这份人。
其三,取经一路,在同唐僧进行斗智斗勇的磨合过程中,孙悟空心智已然成熟不少。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意识到头上紧箍并非完全无利,有紧箍在,说明佛派储备干部身份就在,这便有再次跻身“神仙体制”的机会。譬如“真假美猴王”章节,孙悟空高囔着要如来摘除紧箍,其真实用意,无非是想着捞取更多的利益筹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