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一】
孙悟空原本头上是没有紧箍的。
想当年在花果山为王之时,孙悟空脚穿一双藕丝步云履,身负一副锁子黄金甲,头戴一顶凤翅紫金冠,恣意摇晃金光闪闪的金箍棒。这抢来的龙宫四宝,让他何其拉风。
只因后来意欲不满,闹了天宫,砸了蟠桃盛会,还叫嚣着要把玉帝拉下神坛。结果引来诸神之怒,西方如来借此前来救驾,着实风光了一把。一个巴掌,便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藕丝步云履没了,锁子黄金甲没了,凤翅紫金冠也没了。山头长满的草,顺着岁月蔓延,杂乱地盖在猴头之上。
直到那五百年后,一个取经人途径此地,揭开山上的咒符。山崩地裂,猴王一发胸中怨气,跃然而出。
此时他的头上,依然没有紧箍。
【二】
那么,这紧箍究竟从而何来?又如何跑到猴头之上呢?
原来,如来佛祖策划取经工程之时,方已内定了东土大唐的高僧作为取经人。但这取经人肉体凡胎,一路妖魔又众多,便又给了三个保镖名额。但保镖的候选,多从妖精里来。为防止妖精造次,不听使唤,害了取经人性命,故又给了落实取经任务的观音菩萨三个头箍,分别称为金、紧、禁。
颇为有意思的是,这三个法宝里,观音自个儿留了两,分别用在了自己旗下产业洛迦山公司两位员工身上,即善财童子红孩儿以及守山大神黑熊精。还有一个,自然用在了颇有些叛逆精神的悟空头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承恩先生创作《西游记》文本之前,民间早已流传取经故事。而在一个颇为流行的版本里,唐僧救下孙悟空,但悟空却兽性难驯,竟露出猿牙,想要一口吃掉唐僧,千钧一发之际,观音菩萨及时出现,使了一个神通,将紧箍生生套在悟空头上,口中囔囔念起紧箍咒,方才驯服。
这颇有一些暴力对抗的味道了。
【三】
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剧情,当然不是这样。它的故事陈述,要委婉而温和许多。
悟空出山之后,杀了几个暴徒。这和唐僧的慈悲理念相悖了。唐僧数落了几句,悟空心眼小,听不下去了,吹了一个响哨,召来久违的筋斗云,一溜烟便跑到东海龙宫泡茶去了。
剩下唐僧孤零零一人,站在山头气得直跺脚。
这个时候,观音出现了,给了唐僧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以及一顶嵌金花帽。而这顶嵌金花帽下,却暗藏一个机关,紧箍便藏于内处。不用说,这是要智取孙悟空的节奏了。
孙悟空在龙王处喝了几口茶,也听了一些劝话,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寻思着若趁着性子打道回府(花果山),一是失了江湖信义,二是待刑囚犯的名声实在不太好听,想想,姑且回去保唐僧取经,至少还得洗白身份。
师徒小别重逢,照面寒暄了几句,孙悟空便看到包袱里的衣帽了。
此时,唐僧便瞅个时机,上前一步道,“这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你若穿得,就穿了罢。”
唐僧真是一个大忽悠。单纯的悟空信了,便穿戴上了衣帽。可这紧箍到了头上,便再也脱不下来了。唐僧试着念了紧箍咒,悟空疼着在地上打滚,眼角都是泪。
【四】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
帽子戴上了,便会念经,衣服穿上了,便会行礼。天下有这样的好事,可能吗?明眼人都知道不可能。
可惜的是,孙悟空这只活了逾千年的老妖精,竟被这位二十来岁的光头和尚那张看似老实的面孔给欺骗了。坐了五百年牢监的他,急于想塑造一个知书达理的自己,未料却落入陷阱。
一入释门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满地打滚的孙悟空,在深深悔恨之中,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付出和收益一定是成正比的,人生没有便宜的晚餐。
但在现实中,当我们看到各种花言巧语的利益诱惑,又有多少心存侥幸的人被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