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一】
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玉帝请来了如来佛。
如来佛智激孙悟空道,猴头,你如若飞出我的手掌心,我便让玉帝将这凌霄宝殿让予你,这个赌赛,你敢答应么?
孙悟空冷冷一笑,有何不敢。
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输掉了赌赛,如来反手一掌,便将他压在五行山下。
那么,孙悟空为何飞不出如来手掌心呢?
且看原著细节,“(孙悟空)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在这个细节里,我们可以看出,孙悟空犯了冒进主义错误,没有留一个心眼,“只管前进”。反观如来,则采取了后发制人的策略。你先动,我再想对策。
【二】
那么,如来想到什么对策呢?
这里不妨先搬出一个法术名词,叫做“法天象地”。可以看作是一种借用天地之力使力量,使之达到空间内所允的峰值的一种神通。
譬如《西游记》第三回,孙悟空抢了龙宫的定海神珍,便忍不住要在妖界炫耀一番,“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得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直唬得大小妖精目瞪口呆。而在第六回,二郎神和孙悟空各自斗法之时,也均曾使用这门法术。
从事件的后续结果看,孙悟空腾云驾雾飞了十万八千里,仅仅到达如来的指跟。有一种极大可能,即是如来施展了法天象地或者佛派体系下类似其的某种法术,虚拟了一个世界空间,而悟空却傻傻地在这个空间里飞行,徒劳无功。
【三】
颇有意思的是,在佛派的神通世界里,有一个很奇妙的宇宙观,叫做“三千世界”。
通俗点讲,便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从色界之初禅天始,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佛教传说里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座下有位弟子,叫做目犍连尊者,号称神通第一。他有个神通,便是身体能够无限长大(有点类似于法天象地的法门),也一直自鸣得意。后来终于碰了钉子。原来,他有次施展神通时,到了一个地界,居然被一个网兜兜住。目犍连颇为困惑,却见眼前立着一众巨人,自己身长居然还没有人家的脚丫高。原来,此处唤作大梵天,在地界仙佛眼里,目犍连身形小得犹如蝼蚁。经历了大梵天之行,目犍连明白了天外有天的道理,以后再也不好意思施展这项神通了。
而如来同悟空赌赛过程中虚置的空间,很可能即是模拟了“三千世界”的构成。孙悟空身上,甚至可以看到目犍连的若干影子。此间细节处,大概也可以看出《西游记》作者吴先生一种“舶来我用”的创作痕迹吧。
【四】
有读者或问,如果悟空赌赛之时,留了一个心眼,立于掌心之中,也使个法天象地的技能,是否可破如来法门?
原著里,同样也能找到答案。
第二十五回,孙悟空一行毁了五庄观人参果树,担心被主人问责,趁夜色西奔,但怎奈镇元子法力惊人,不日便赶上了。镇元子以一敌三,一通乱战,只见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悟空等一众在袖子里,毫无脱身之力,一并被“打包”带回五庄观,呈砧上鱼肉之势。
这招“袖里乾坤”,和当年如来掌心赌赛的法门,大概是如出一辙,制造了一个小世界。悟空等纵有百般神通,也不可能逃出这袖中天地。也就是说,一旦落入法门阵中,是绝无逃脱之力了。
悟空跳进如来手掌心的那一刻起,其实就输了。
系统深度解读名著西游、三国,敬请关注原创公众号“白马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