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马晋一
白马晋一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18,947
  • 关注人气:26,4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脱西游的秀(四六):五行山根本压不住孙悟空?如来此举暗藏深意!

(2017-11-07 08:46:35)
分类: 白马江湖

文:白马晋一

【一】

这是一个周知的故事。

五百年前,花果山妖王以下犯上,污了凌霄宝殿。天庭之主玉帝勃然大怒,召来灵山佛祖如来。如来巧妙在掌心布设赌局,悟空不明就里,跃入其中,却见如来陡然翻脸,五指朝下,呈狰狞之势,顷时翻雨覆雨,悟空措手不及,便从九天跌下,落入中华外围之地,天空随即下起一阵石头雨,石砌成山,悟空便押禁于其中了。

对于这段惨痛经历,悟空一直耿耿于怀,及至后来观音领了如来任务卡,途径五行山处。山匣中探出一个猴头,张口便囔,“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

好一个如来哄(骗)了我!悟空心结,一打便是五百年。

 

【二】

压着猴王五百年的那座山,叫做五行山。

究竟是为哪五行?

且看原著,“(如来)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把他压住”。

这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法,现代人大概也很熟悉。尤其在古装影视剧中,医理、相术等从业者多常挂在口头。此法起承均源于道家,主张的是相生相克,旨在推演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其中蕴含着大精妙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但于佛门,却并无五行说法,如若非要找一个类似,大概便是佛家提出了“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因素的理念了。这也算是东西方宗教的遥相呼应。

 

【三】

诸位不禁奇怪了,如来不是佛派的一哥,为何偏偏公然使了一个道家的法门?

这里,就不得不追究一番《西游记》成书的历史背景了。

原著作者主要生存年代,大概是在明朝的中晚时期。在此前漫长的朝代更迭以及兵戈铁马中,东西方文明已然发生多次融合。南北朝时期,舶来的佛家势力已显和土生土长的道、儒文明抗衡的端倪,但锋芒终究不能太盛,有迂回地融入中土文化之趋。如佛家著作《肇论》里,就曾常出现道家术语。唐宋之后,三教融合之势便愈发明朗。到了元朝,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更直接提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理念了。及至明朝,三教融合的胚胎早已养成。譬如,关帝崇拜便是一个尤为明显的案例了。

有一本约成书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书中称关羽君临三界,“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关帝俨然成为了“三教合一”的代言人。三教共同崇拜的神祇,也日益流行起来。但诸如关帝这般有影响力,能让三教信士甘心共同膜拜的神灵终究不多。于是民间又自发地进行了改造,立庙之时,索性将佛、道、儒的创始人均请于其中,于是便出现了“立庙塑三教之像:释迦居中,老子居左,夫子又居旁侧”的严肃又滑稽的场面了。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如来佛祖偶尔“串台”,使用一下道家的法门,似乎也不显突兀了。诚如后来唐僧历经千万辛苦,取得了真经,如来便有交待,“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

瞧瞧,三教源流,无时不贯通全书。所不同的,便是佛、道的掌门,都想方设法将教义的源头,占于己方门下。

 

【四】

有了历史背景的支撑,使得这个神话故事更站得住脚了。

还不仅如此,我们回归原著的脉络,却会发现故事背后耐人寻味的权机。

且看。

闹事的猴头被压在五行山下,玉帝大为欣喜,特地招办了一场“安天大会”,焦点人物自然是如来。一通酩酊之后,如来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准备驾云回府。此时,却见巡视灵官来报道,不好啦,那大圣伸出头来了。

诸神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佛祖哈哈大笑,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嗡嘛呢呗咪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这尊者即领帖子,拿出天门,到那五行山顶上,紧紧的贴在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摇挣。

此间,看出如来权机了吧?

他有意先使一个道派的功法,做五行布阵,以压猴头。但猴头顽劣,几近挣脱。此时,再用佛派法术镇场,猴头竟服服帖帖。

如来的潜台词,其实很明显,即在诸神面前作一场真人实景秀,结论即是,你们那些道派的法术,根本不行,当真降妖伏魔,还看我佛派的法门。这就是处处压你一头。

孙悟空大闹天空引发蝴蝶效应,背后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用最系统缜密的逻辑、最犀利风趣的语言,为您解密西游原著背后的真相。本人新作《西游谜中谜》已上市(博客版本为《西游有料》),当当网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

  脱西游的秀(四六):五行山根本压不住孙悟空?如来此举暗藏深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