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一】
西游神话世界里,神仙其实也多是吃货。
尤其那些高级神仙,仙界资格老,生存压力小,日常活得也颇为惬意。如原著二十六回,孙悟空曾转至瀛洲,几位皓发皤髯之辈,童颜鹤鬓的老神仙便拉着猴王的手,喊来,大圣,坐、坐、坐,“留他饮琼浆,食碧藕”。只是悟空当时业务甚忙(为求得人参果树的回生药方),匆匆一个招呼,便赶往下一站。
之于神仙生活状况,书中还不忘附上小诗,“碧藕水桃为按酒,交梨火枣寿千秋。”可见,碧藕、水桃、交梨、火枣等兑着茶、酒喝,饮食颇有考究。“着棋饮酒,谈笑讴歌”,生活得不亦乐乎。
若赶上高规格的大型宴会,那就更不得了。
譬如第五回对于蟠桃会的描述,就十分诱人了。“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
看着这个菜单,换做何人,恐怕都抵抗不了美食的诱惑。偷偷潜入大会现场的孙悟空,更是“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
【二】
菜单中有一样却颇为醒目,便是“龙肝”了。
此道菜品成行,顾名思义,即要斩龙、去龙鳞、剖腹等几个步骤,方能取出龙肝。而天庭恰有一处,便是“斩龙台”(泾河龙王就曾在此处过场),可想其应为制作工序的一环。
至于与会神仙的反馈,大抵都是用实际行动给出好评。菜品一上,大家纷纷举箸,你一筷我一筷,俨然交织成一副曼妙的交响曲。
即便是西方如来这样标榜着不食用人间烟火的主,也举起了酒杯,就着龙肉往嘴里送,然后闭眼微笑地做陶醉状。这在原著就有描述,“(如来)向前谢宴,众各酩酊”。
【三】
有意思的是,食用龙肉的风气,并非天庭专有,也非高级神仙特有的福利,更非《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先生天马行空的专利。
民间其实早有记载。
《法苑珠林》就有这样一则故事,摘录如下,“有邑名大林,时有商人驱八牛到北方俱名国。有一商人在泽中牧牛。时有离车捕龙食之,捕得一龙,离车穿鼻牵行。商人问离车:“今汝牵此龙何用?”云:“我将杀而为啖。”商人欲以一牛易之,捕者邀至八牛,方许”。
故事讲的是,有一座名叫大林的城邑,当时有位商人途径此处往俱名国,却见到一位叫离车捕了一条龙,穿着鼻子在泽地牵行。商人忙问其故,离车答道,捕来食用。商人大抵是动了恻隐之心,后用了整整八头牛,方才换得龙的自由。
这则故事里,我们大概可知两信息。其一,龙非神仙专用食货,凡人也食龙的习气。其二,一条龙的时价,大概等于八头牛。
无独有偶,《朝野佥载》也有一篇,“唐蜀县令刘靖妻患。正谏大夫明崇俨诊之曰:须得生龙肝,食之必愈。靖以为不可得。俨乃书符,乘风放之上天。须臾有龙下,入瓮水中,剔取肝,食之而差。”
讲得就是唐朝异人明崇俨取龙肝医蜀县令刘靖妻的故事。
可见,龙肉在古时传说里,确有医治奇难杂症的功用。因此在《西游记》六十九回,吴承恩设置龙尿医国王的情节,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龙被仙、人食用也罢,却连一些鸟禽,也要来分食一羹。
《西游记》原著十二回中,观音介绍锦襕袈裟的妙处时,曾无意透露了一个信息,“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
可见,即便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龙也并非处于最高端,是有天敌的,即为大鹏。更有趣的是,大鹏中的翘楚,或称扛把子,却和西方如来成舅甥关系(俗称大鹏怪)。
而在七十七回狮驼国之战中,如来苦心积虑拿下大鹏怪,并放出一句口风,“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我教他先祭汝口。”
好一个“先祭汝口”!大鹏偏爱龙肉,如来此言,或故作口风,风传至龙宫,各大龙王恐怕战战兢兢,往西方投靠的脚步,窸窸窣窣声已然响起。
神话时代如来权柄之术,可堪叹绝!
孙悟空大闹天空引发蝴蝶效应,背后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用最系统缜密的逻辑、最犀利风趣的语言,为您解密西游原著背后的真相。本人新作《西游谜中谜》已上市(博客版本为《西游有料》),当当网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