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浒的秀(三):梁山带头大哥为何沦为晁盖刀下炮灰?
(2017-03-20 08:31:00)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一】
“白衣秀士”王伦作为梁山泊的第一代CEO,身份无疑是尴尬的。尴尬的是,这位梁山“聚义堂”的创始人,只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至少,相对于其他“江湖好汉”而言,武艺是稀松的),而且,也谈不上“义气”,譬如先前林冲穷途末路来投靠,却也给出百般搪塞刁难。
在这样微妙的环境下,王伦遇到前来投靠的晁盖。而且,晁盖还带了一班子人。冲突,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
晁盖其人,先前也提及,原为东溪村的保正,大概相当现代的乡长,祖上为富户。人又称“托塔天王”。绰号的由来,也颇有意思。相传,晁盖老家东溪村的毗邻,是个叫西溪村的,常闹鬼,村人集资请了外来的道士,布了一个风水阵,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于是乎,村子安宁了,但鬼呢,终究要有去处,就全跑到东溪村了。晁盖闻讯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
要知道,在古封建时代,村落之间,往往形成各自较稳固的族群缔结,族群利益发生冲突,常常引起大规模的械斗。晁盖能够“单刀赴会”,可见其勇气度量,由此亦可知,晁盖是一个族群情节很浓郁的人物,奉行的是个人英雄主义。
这样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集结一班子的拥趸,而自己,无疑就是这一班人的领袖。
【三】
晁盖带着一班子人上梁山了。
同行的有吴用、阮氏兄弟等共七人。
作为东道主,王伦自然是要有动作。至少,也要作作秀。
且看原著。王伦先是答礼道:“小可王伦,久闻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且喜光临草寨”。然后,“唤阶下众小头目声喏已毕,一壁厢动起山寨中鼓乐。先叫小头目去山下管待来的从人,关下另有客馆安歇”。席间,“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筵席”。
管吃、管住,这个欢迎仪式做得似乎是很到位。但晁盖等众心里却并非高兴。这对,这班人上山干嘛?走亲串友?当然不是!而是投奔,根本就没打算回去。而王伦席间的表情里,分明写着“暂住欢迎、常住不行”。
果不其然!
次日,又是大操大办请客吃饭。但至半饷,王伦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几个小喽啰各捧个大盘子,里放着五锭大银),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然后又把先前搪塞林冲的套路拿出来又演一遍,“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
这分明就是下逐客令了。
【四】
为何要下逐客令?
原著也有交待。“(晁盖)说出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又见)阮氏三雄如此豪杰,他(王伦)便有些颜色变了。虽是口中应答,动静规模,心里好生不然。”
王伦心理反应是很正常的。
其一,上山的一伙强人,杀人劫货的事经常做。况这伙人已经缔结成较紧密的小组织,有很强的排他性,晁盖就是其中的领袖,而自己的影响力,是无法渗入其内。将这伙人纳入梁山编制,无疑于“引狼入室”,迟早有一天要被兼并。
其二,这一伙强人惹了官事,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收容他们,即明确表态和官府作对,这也将给梁山带来不可估的风险。而王伦给梁山发展的定位,只是做小本的劫道生意。
那么,王伦的做法错,还是没错?
其实,若放在文明社会里,这样的做法没有错。我的地盘我做主,梁山产权是我的,我有完全的支配权。但在江湖,这样理念就走不通,规则是用拳头来制定的。遗憾的是,王伦是个读书人,偏偏上了行走江湖的路。
因此,他大错特错。
【五】
只见帐下林冲先暴跳了出来。
这个穷途末路上梁山,曾被百般刁难的男人爆发了。只见他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赐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去心窝里只一刀,搠倒在亭上。王伦一命呜呼!
林冲是突然发作的吗?当然不是!原来,晁盖等人早见王伦有不相容之心,暗中策反了林冲。赴席的时候,“晁盖和众头领身边各各带了器械,暗藏在身上”,显然就是要先下手为强。
甚至连台词都对好了。
看林冲言。
“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这话很有水平。将王伦、杜迁这两位梁山一、二把手进行切割,一是突出杜迁的能力,质疑王伦获得政权的合法性。二是给杜迁一个暗示,这件事和你没有关系,我们要对付的是王伦,你不要插手。
“柴大官人资助你,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话里情绪,又是两点。一是林冲泄愤,先前上山被羞辱,借故痛骂其嫉贤妒能。二是强调王伦这个人,并没有独立运营梁山的能力,需靠柴大官人资助。
当然,这就进一步突出新近上山的晁盖,相较于无大量大才的王伦,他更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六】
林冲这话很有作用!
“杜迁、宋万、朱贵本待要向前来劝,被这几个紧紧帮着,那里敢动。王伦那时也要寻路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个拦住。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
看得出来,王伦原始的梁山心腹们,被林冲一通恐吓并利导,心理动摇了。加之林冲、晁盖一众凶猛头势。因此均采取了观望。
就这般,心地还不算太黑的王伦,就在“黑吃黑”的火并中,被无情吃掉了。
而他的悲剧,不仅在于简单地用错误的方式对待强势的“客人”,而不懂得识趣地“让贤”。更在于他坐拥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段。恰这个好地段,惹来了别人的眼红,这就是“人见你有、必来相侵”的古训了。
有的时候,人的优良资产,往往也会是一种负担,难免为其所累。
名望、金钱又何尝不是?
脱水浒的秀,解名著的扣(作者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白马晋一微信公众号:santbma,喜欢趣味解读四大名著的朋友,敬请订阅!更多水浒、三国、西游精彩文章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