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刘军(非主流民间学者,博客文章为作者独家授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僧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顺利的收得了第三枚徒弟,沙悟净。自此,取经团队编制完满完成,开始踏上充满挑战的征途。西游里,沙僧身为天庭卷帘大将,玉帝的贴身保镖,却只因错打一个玻璃碗就被贬下界,处罚之重令人费解;加入取经团队后,表面上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但更像一个腹黑的心机婊,不苟于言笑,喜情不于色,城府极深。这种种表现,更给沙僧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细细的刨一下西游原著里的沙僧,到底原著的背后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沙僧被封卷帘大将之谜
三、沙僧被贬下凡之谜
原著中关于沙僧被贬之事,写的很耐人寻味,伏笔颇多。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原著:
只因王母降蟠桃,设宴瑶池邀众将。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
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这段话,沙僧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盘子,吓得天神们个个都魂飞魄散的。天庭奢华之极,琼楼玉宇,奇珍异宝多得是,一个破玻璃盘子,多大事?至于吗?原著的伏笔,也就在此。唐吕岩《七言》:"九盏水中煎赤子,一轮火内养黄婆。说明,”丹药一类是需要九盏水(琉璃盏)进行煎熬出来的,琉璃盏是煎熬炼丹的重要工具。看原著时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个碎了的盘子上,有谁想过盘子里装的是什么呢?。第一有可能玉帝参加蟠桃大会,盘子里有可能装的就是被悟空偷吃后,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蟠桃,大佬们一人一个,甚至只有半个,其余神仙们都眼巴巴的望着。沙僧一不小心,将装着蟠桃的盘子弄翻了,蟠桃不能吃了,三百年一次获得长生的机会就这么没了!没了!真没了!或许,还有一种可能,玉帝在蟠桃会上喝的不亦乐乎,饱暖思淫欲,酒壮英雄胆。想趁着酒兴再尽兴一下,盛着”丹药”的盘子就在放下帘子的一刹那,说翻就翻了。作为成仙了的玉皇大帝,几乎断了人间烟火,就靠着这丹药还能提升一下欲望,找回点做人的感觉,没了!没了!真没了!虽然这个观点有点污,但真的不排除有这个可能。至少猪八戒喝了酒,趁着酒兴,就跑到广寒宫里调戏嫦娥去了。
既然跟盘子无关,当然肯定盘子里的东西才是真正让沙僧获罪的真实原因。不管盘子里是什么,反正是个要命的东西,玉帝怒生嗔,一气之下将沙僧夺冠罢职,推向杀场。幸亏赤脚大仙说情,(估计是几斤火枣起了作用),沙僧才死罪可免,却在流沙河里受着万箭穿心的活罪。
四、取经团队里角色之谜
之前在《五行山》之谜中,我讲过,取经团队按五行各有所属,相互克制和养生。孙悟空属金,唐僧属水,金生水。所以孙悟空可以一直保护着唐僧性命无忧。但悟空金气太盛,即使唐僧从孙悟空的金里吸收养分,泄了孙悟空的金气,再加上紧箍咒在头上,仍没能约束得了悟空的野性。白龙马属火,表面上看水能克火,故唐僧骑白马,但是火候是很难把握的,火大了也能把水烤干了,取经路上有过白龙马脱缰带着唐僧瞎跑遇强盗的事,文中也不止一次写过白马信马由缰,不踏踏实实的行进描写。所以文中有了“心猿意马”之说,意思就是,二人思想浮躁,心好像猴子在跳、马在奔跑一样的控制不住,难以驾驭。
猪八戒属木,水生木,是唐僧所养,所以猪八戒抓住了唐僧的心理和需求,靠着唐僧这棵大树,一路上偷懒耍滑,插科打诨,替唐僧出头挤兑悟空,不管犯多大错误,还深得唐僧信任。猪八戒在狮驼国有句原话:“若论变化,使促掐、捉弄人我们三五个也不如师兄。若论老实,像师兄就摆一队伍,也不如我。”唐僧道:“正是,正是,你还老实。”可见八戒的忽悠是一绝。面对这样一个难管理,又善忽悠的团队。“土”属性的沙僧,就成了重要的调和人和评判人。土能生金, 悟空遭遇不公正时,可以挺身而出,大师兄说的对啊!土能克水,唐僧激进的时候,沙僧也能克制的住,比如四圣试禅心和女儿国等地方,当唐僧春心萌动,想征求徒弟意见时,沙僧的一番义正言辞直接就把唐僧那颗带火苗的心给浇灭了。火生土,龙马火性再大,过而至极,就万念俱灰,化作尘土。作为炼丹高手的沙僧,不但炼丹时火候掌握的炉火纯青,作为协调人事关系也是信手拈来,化危机于无形。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