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白马江湖 |
文:白马晋一
究其黄风怪掳走唐僧的缘由,其实很奇怪!先来看一段原著,情况大概这样。黄风洞前锋虎精欺负猴王、猪妖不识地形,使了一个分身计,掳走了取经带头人唐僧。于是,妖洞里就有了以下描述,“黄风怪唤虎先锋道:我教你去巡山,只该拿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怎么拿那唐僧来?”并给了明确指示,“且莫吃他着。”
在这段话里,我们大概得出以下两点信息。
一、人不会黄风怪抓的,是旗下虎先锋。
二、对于虎先锋抓人,黄风怪是不太赞成的,也给了处理意见,且莫吃他。
对于黄风怪的态度,很好理解,他不想惹事!
原因很简单,他对取经团的资料,是有摸过底,这从口述中就可以看出,“闻得前者有人传说:三藏法师乃大唐奉旨意取经的神僧,他手下有一个徒弟,名唤孙行者,神通广大,智力高强”。这话表面看,是忌惮孙悟空的手段,再往里探,却是忌讳唐僧的身份,“乃大唐奉旨意取经的神僧”。
神僧为何动不得?原因很简单。黄风怪的个人官方资料显示,其原为得道黄毛貂鼠,因为偷了灵山行政机构某办公室琉璃盏内的清油,被如来通缉,后为灵吉菩萨所擒,押于黄风岭,处缓刑,以观后效。按现代话讲,此怪为佛派的监外待察人员。取经是佛派现任CEO主导并推行的,理当开辟VIP绿色通道。当然,明着开通道,似乎也不好向手下解释。也对,做妖的,一定要有妖的样子,不干点吃人的勾当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于是寻了托辞,孙悟空神通,让着点!
但奇怪的是,对于黄风洞主提出的冷处理,虎先锋却给出了不同意见:“大王,见食不食,呼为劣蹶。”这话其实比较糙,老大啦,摆在面前现成的人肉套餐,为何不食,这可是孬种行为啊,这让洞里做小弟的怎么想。这有点激将的意思了,妖也要懂心理学!
一洞几百号的妖精,虎先锋这话一出,愣住了,直瞪瞪全看着老大。
当时气氛其实挺尴尬的,得找个台阶下,于是黄风怪道:“且把他绑在后园定风桩上,待三五日,他两个(猴、猪)不来搅扰,那时节,一则图他身子干净,二来不动口舌,却不任我们心意?或煮或蒸,或煎或炒,慢慢的自在受用不迟。”明摆着,这是拖字诀,先缓缓再说!领导的口头禅!
那么,问题来了。大当家都含蓄地发话了,为何虎先锋却要一意孤行,执意将唐僧搬上餐桌?他当真是个吃货?要解释这个,其实不难!先翻开原著十三回,唐僧尚未遇到悟空,带着两位“手无缚鸡之力”徒弟过双叉岭。遇到了谁?虎精寅大王!后来呢?唐僧拍拍身上的灰尘,道了句,我本性元阳,妖孽动不得。昂首上路。而寅大王呢,却失联了(实为熊山君、特处士所袭杀,系列前文有解读)。
关键点就在这失联的寅大王身上,他极有可能就是虎先锋的拜把兄弟。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你住你的双叉岭,我耍我的黄风岭。大家遥遥相望,身体分居精神不分家,不忘于江湖。
哥们生死未仆,这事,肯定要算在唐僧头上。做妖精,就得讲义气!唐僧肉,这是吃定了。只见虎先锋胸口一扬,道,“大王放心稳便,高枕勿忧。小将不才,愿带领五十个小妖校出去,把那什么孙行者拿来凑吃。”然后,齐刷刷扛着兵器,出洞了。
(做妖精,讲得就是义气…… 取自《古惑仔》)
可看似雄赳赳的架势,实则屎壳郎出洞:找死(屎)的节奏。
短兵相接,尚未数个回合,却斗不过猴王,也逃不出八戒,被八戒一个近身,一钯筑得九个窟窿鲜血冒,一头脑髓尽流干。死状难堪!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游神话体系下,代表传统认知的兽王龙虎兄弟,似乎都是不堪一击的。以龙王为代表的龙族,唯唯诺诺自不必说(当然,龙王明哲保身是有原因的),虎族呢,即便成了妖精,也多充当下三滥角色,武艺泛泛,不如猴,不如猪,甚至,还不如一只蜈蚣。究其缘由,大抵可以这样引申,龙代表当时的皇权,虎代表当时的官僚强权。对于封建时代中上层建筑,作者笔触里,隐约多透着失望和不满。呔!这是腐朽不堪的一窝人!当然,这是题外话!
却说猴、猪二人击杀了虎妖,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砸场子。原著如是描述,“好行者,一只手提着铁棒,一只手拖着死虎,径至他洞口”。
这样的架势,洞里的黄风怪其实是相当头疼的。打,还是放人?黄风怪一直在数花瓣。他不想打,但形势架在脖子。洞里的小妖们,像跑马灯似得,来回呼喊着“虎先锋”被击杀的消息。一浪高过一浪!黄风怪是个要面子的妖精,终于沉不住气,大手往石桌上一拍,这架,打!
看吧,我们“伟大”的虎先锋,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也低,行事还鲁莽,一年半载也难得来个“电话”。但就是这样的朋友,却用自己的性命执念般为寅大王报仇。这才是兄弟!只会卡拉OK喝酒吹瓶那种,都不算!
好基友、一被子,哈哈,想得美。当年寅大王岭上说笑着一别,拍拍肩膀转身而去的背景,或许成为了虎先锋临死前看到的最后一道光。
光慢慢微弱下去。这边擂鼓却响起,黄风怪提枪出战。但关于他的江湖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神话时代谜团的一角,方才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