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高雄(一):明月之城,遇见台湾最美月亮

标签:
杂谈高雄特区老街明月 |
分类: 白马驴行 |
图文:白马晋一
高雄对于许多大陆旅者而言,应该算是一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说是熟悉,因为台湾的综艺节目里,除了台北,多有提及的便是高雄。
说是陌生,生疏的缘由大抵是许多来台的旅人,或许因为跟团,或许因为时间不够宽裕,抵台之后,台北往下,选择的多是日月潭、垦丁等地,而高雄却因没有标志性的景处,往往被割舍。
其实,如果你要了解台湾,高雄是绝对不能略过得。至少,高雄是一座最能代表南台湾文化的城市。
当然,高雄之于我的难忘,还在于此处的夜,遇见台湾最美月亮。
【驳二艺术特区】
“驳二艺术特区”这个名头,听起来似乎很牛。其实,此处原为一般的港口仓库,“驳二”系指港区第二号接驳码头。仓库废弃之后,在艺术家及地方文化工作者推动之下,把这个老街区结合文建会闲置空间再利用的专案资源,就此成立艺术特区。经过十数年的孵化,如今“驳二艺术特区”已成为台湾艺术的标志场所,同时,也是来高雄游玩的旅人必去之地。
漫步街区,会看到一些年轻艺术家们,尽自己的创意理念,在街道两侧房屋尽情涂鸦,于此同时,街区还会不定时进行文化创意专场展出。除此之外,街区里还会见到形态各异的雕塑,其中多是出自台湾新兴设计师之手。
【生活街区】
其实,大陆如今也有许多旧厂房、旧仓库改造的艺术区,但大多是主导部门圈一个区域,里头摆上几件抽象的艺术品,再招商入住几个所谓的美术家、雕塑家、音乐家甚至咖啡师,然后美其名曰创意园(就像速成班一下)。相比之下,“驳二艺术特区”完全开放的,完全和四周相融合的。正因为如此,才多了生活气息。街区内,你不仅能看到慕名的旅人,还有下班的市民、放学的学子、散步于此的大妈。艺术缘于生活,将更多的生活气息融入街区,有了人和岁月的沉淀,艺术兴许才更有生命力,不是吗?
【85楼】
有意思的是,在艺术街区行走,抬头远处即可看见85楼。这85楼,又称东帝士建台大楼,地上85层,楼高378米。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大名鼎鼎的101楼未落成之前,此楼曾有台湾第一高楼的美誉(目前为全台NO.2)。
当然,眺望高楼等夜幕,也不失一件惬意的事。
【明月高雄】
“驳二”是高雄人的精神地标,“85楼”是高雄城的物质繁华象征,加上明月当空的自然艺术。能目睹三者在同一画面里呈现,不能不说是幸运至极的。
信步街区,顿有行走于童话王国之感。
此时此景,美奂美轮。安静祥和,月明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