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2013-08-20 16:15:58)
标签:

锦里

三国

成都

分类: 白马驴行

 

 

    图文:白马晋一

 

    由于有了游览九寨沟的主意,作为中转驿站,时隔一年,再次路过了成都。前次借住了宽窄巷子,此番夜宿,自然选了锦里。

 

    【锦里古街】

 

    锦里的名头,源于锦官城。早在晋朝《华阳国志》里,就有记载:“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来的很长时间里,锦里一直成为了成都之代称。如今的锦里,已成了一条卧居市中心的一条商业老街,更有相传,在秦汉、三国时期,此街就已闻名华夏。只是流转今日,上古风韵大多遗失,倒悄然成了明清建筑模样。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美食街】

 

    如若要在短时间食遍成都小吃,那锦里绝对是个好去处(当然,如时间宽裕,倒不妨走走成都的老街坊,真正的地道口味,还得源于民间)。数百种的小吃,直让人目不暇接,随处遇到一个摊铺,都忍不住要驻足一下,咬上一口。当然,大多的小吃,都免不了要掺些辣椒粉,看来,说成都人无辣不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手艺人】

 

    古街上还有不少手艺人,默默地传承着祖辈遗留下来的文化。相对于中国许多城市,在大拆大迁里,破坏了原来的古文明。应该说,在文化传承这块,成都还是做得很好。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文艺范】

 

     应该说,成都不算一座时尚的城市,甚至有些守旧。当然,这座沉淀了千年的老街,有时倒也能调皮一把,玩玩小清新。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武侯三国】

 

    若说锦里的灵魂,自然是三国文化。这条背靠着武侯祠的老街,处处可见当年蜀汉三国留下的印记,倘佯此地,依稀能感受到当年汉末天下大乱的硝烟,以及汉室血统走投无路之际,却不经意路过盘驳的蜀道,竟就此定居了下来,秉着微微烛光,传接着大汉正统文明。当然,随着现代文明的渗入,蜀汉英杰们似乎少了光复的执念,倒多了乐观灿烂的欢脱。譬如,古街里随处可见桃园英雄们的卡通形象,甚至连大师兄二师兄们,有时也会调皮地穿越乱入(只是,古街是断然寻不到曹阿瞒的)。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脚印成都(三):灯红食暖,遇见最美锦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