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马锐评(一):敢问中国记者,你是小强还是屎壳郎?

(2010-08-08 23:01:46)
标签:

屎壳郎

舆论

郭德纲

中国记者

道德

小强精神

气节

贪官

权贵

杂谈

分类: 白马时评

近期,有关中国记者的纷争一直不绝于报端。从先前舆论发源人到置身于舆论漩涡中,记者的角色变换确实让人尴尬。之前一段便有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杭紫金矿业污水渗漏事故引发的“献金门”事件。据多家媒体记者透露,在采访期间,曾收到来自紫金矿业方面的数额高达千元的“辛苦费”。暂不论这起献金事件的真假是非其中曲直,我们首先应该向那些善存良知敢于曝光的人民记者致敬,正是他们的勇气间接暴露出这个行业很要命的“潜规则”,记者往往有“封口费”这个灰色来源的。既然是“封口费”,当然就要做一些违心的粉饰太平阿谀造势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一些记者更利用自己职业之便对一些空穴来风的事情大肆渲染。不能说的秘密干脆不说,莫须有的事情随便乱说,记者公众形象已经悄然改变。因此,在民间,不少老百姓对部分只懂一边明里炒作自己一边暗里收着“灰钱” 丧失职业操守的新闻工作者还是相对不满的。

当然,不满的不仅有老百姓,更有以企业老板和知名明星为代表的社会名流。他们对记者往往忌讳莫深避之不及。像香港就管记者叫“狗仔”,既然叫“狗仔”,想必不是表扬人的话。对于企业老板而言,对记者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记者一来必然要塞钱,就是先前提到的“封口费”,有钱好办事,不然遇到麻烦的记者一个找茬,惹得一身臊,反正中国老板大多不差钱。而于明星,更担心记者拿自己的隐私绯闻说事,总惶恐自己的一个不检点让记者逮住不放,并通过舆论无限放大。对此深有感触的应该算是郭德纲同志。由郭德纲“圈地运动”引发的殴打记者事件日前可谓炒得昏天暗地。关于郭德纲同记者周广甫之间的是非恩怨我们暂且不说,但新闻媒体确有把一起相对平常的民事纠纷过分炒作之嫌,而郭德纲更是一个愣头青,真把自己当个腕,说一些惊世骇俗不合时宜的话来配合媒体把舆论情绪炒得火热。“记者不如妓”这话,不仅侮辱了记者,更侮辱了妓女。也许,郭德纲更应该回家查查自己祖上是否真有B血型。话说回来,相对于普通老百姓对记者不太满意只是一种无关痛痒的隐约情绪的话,相信广大上述社会名流们心里早已把新闻记者看做无处不在的小强(蟑螂)或是满身臭气的屎壳郎恨不得用一叠钞票早早打发。

当然,把记者说成小强、屎壳郎,听上去难免几分恶毒,其实不然,一个好的记者不妨就应该争当小强、屎壳郎。小强给人印象是打不死,我们姑且把这称之为“小强精神”,就是一种打不死不怕死的精神。在这点上,记者仇子明做出一个很好的榜样。其因报道凯恩股份关联交易内幕曾遭全国通缉。正如仇子明微薄上说的:“之所以出来说话,就是我不怕,我所报道的都是事实,我一定会让遂昌公安局向我道歉。”记者就当如此,应是弘扬正气的典范。因此广大记者们,完全不要只在如郭德纲之流的江湖艺人家门口晃悠,档次可以提高点,骨头再硬一点,多到达官权贵家门口走动一下,也许撞着胆子一个跟进,或许就刨出一个贪官污吏。而反观中国部分记者,大多嘴皮子动的多行动的少。如果只是一味坐在空调房里喝着星巴克动动鼠标网罗一些新闻简单黏贴,恐怕还会出现更多如南非世界杯关于澳大利亚球员科威尔1那番乌龙报道。因此记者们,不要只当刀郎动嘴巴,更要发扬屎壳郎2不怕脏不怕累的品质,去浊扬清,置身到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最真实的新闻素材。试想如果广大新闻记者当真都提高觉悟争当小强屎壳郎,相信中国舆论风气会清新不少,而违规试法的人的动作应该也会收敛一些。。

最后,试问当今中国记者一句,你们敢为小强抑或屎壳郎否?

 

 

1):澳大利亚《周日电信报》文章题为《罕见血液病险夺科威尔性命》,埃南加拉医生披露科威尔患上了一种名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疾病。根据文章报道,科威尔是在2002年一次例行体检中查出患有这种疾病,如果不接受治疗,那么便会在510年内丧命。然而,国内媒体断章取义,认为科威尔最多只能活两年。在原文中,埃南加拉医生只是说没有查出此病并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科威尔很可能最多只能活十年。可是,现实却是科威尔已经查出了此病,并且从一开始就积极地接受治疗,如此一来,也就不存在只能活10年的说法。更何况,原文中也只是用险夺性命来表述,言外之意,现在已经没有多大的危险

2屎壳郎,学名蜣螂。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