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2011-09-16 23:00:22)
标签:

兵马俑

华山

法门寺

乾陵

大雁塔

状元

分类: 视野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屈指数来,距离第一次来西安的1995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期间又匆匆来过两次,如今是第四次来这座古城了,自然物是人非,感叹岁月的荏苒易逝。来西安必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已经成为西安的象征和代名词,而秦始皇死后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的陪葬兵马俑带给后世的巨大旅游资源和品牌。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冢所用黄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采石场之间,该地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岸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潼,工程十分艰难。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和出土,也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足见其雄伟神奇。

     第一次看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候的情形历历在目,来之前看过兵马俑的图片,熟悉的不得了,看到实物还是有几分陌生。到2003年第二次观赏,到这次又来,如同看望一个原地不动的老朋友,油然的亲切感代替了时光留下的隔阂。只不过看上去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也老了,颜色苍白了许多,毕竟是泥胎,禁不住时间的浸蚀。这些已经出土的秦朝将士们,不知道按照现有的生存条件,还能够保持多久先秦的雄姿,最后的结果是被风化,还是重新被埋葬。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这些还没有完全修复的兵马俑,曾经碎尸万段,如今要型复原职。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喜欢这些苍凉的背影,特别是目前阳痿的时代,这些背影给了我们民族自豪至今的力量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这个角度看一号坑,如同目睹历史远去的身影,可望不可及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如果秦朝按照当时秦始皇的设想,延续到现在,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老朽的掉渣了吗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这些兵马俑的原型才是一统天下的基础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这片未挖掘的泥土下,还有何秘密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三号坑,所谓的兵马俑司令部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与第一次来相比,好像坑里少了一些出土的兵马俑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二号坑,保持现状,停止了挖掘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不知道这里的挖掘结果,能否有更加重大的发现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完整的兵马俑,形神兼备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这些兵马俑还傲然屹立在这里,制作它的主人却早已经灰飞烟灭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常常在杞人忧天,我们这个时代能够给子孙留下什么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华山,又来了,第一次爬华山是1995年的春天,登了一夜,累个半死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那时没有北峰索道,在月夜里听着潺潺水声,独自前行,感觉进入另外的世界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排索道两个半小时,上来已经接近4点了,没有时间去西峰或者南峰了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只在北峰附近感受华山的奇美,这里是擦耳崖,再向上是卧牛石,苍龙岭,金锁关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太阳就要落山了,想起了自己写过的一句诗:但这太阳是我们的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自然的奇观是千变万化的,人类创造的所谓奇迹实在太渺小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太阳是永远不落的,这里落下,它在另外的地方升起,或许人的生命也是如此,这里结束那里开始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远眺北峰,自然的造化匪夷所思,可惜没有时间在华山之上滞留一夜,再看看日出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远望西峰,华山最美的莲花峰,沉香斧下的杰作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月亮已经升起,可以看出来,华山上的各种安全设施比10多年前增设不少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这里有华山救母的传说,每一座山峰都有一个故事相伴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如果死后葬在这里,灵魂一定很安逸,第一次爬华山时候的想法,现在还未改变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匆匆的来,匆匆的去,索道下山的速度很快,刀削似的峭壁一晃而过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山脚下准备夜爬的人们,下次一定再体验登华山的感觉,不坐索道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法门寺也变样了,修的金碧辉煌,一晃9年过去了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到处充满了奢靡,与这个时代的主题紧扣,佛门已经变成富贵堂了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这里才是法门寺的核心,老样子,舍利是看不到了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三游乾陵,没有变化,看来有生之年是等不到挖掘乾陵,探个究竟了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武则天还是与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了一起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夜幕下的城楼南门,很美,很美



老去的兵马俑和不老的华山                        大雁塔广场上的状元及第,十年寒窗,终于可以天马行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