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德巴赫(Goldbach
C.,1690.3.18-1764.11.20)是德国数学家;出生于格奥尼格斯别尔格(现名加里宁城);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贝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曾担任中学教师。1725年,到了俄国,同年被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25年-1740年担任彼得堡科学院会议秘书;1742年,移居莫斯科,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并在俄国外交部任职。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1.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在海淀区中关村南路,由中科院行政管理局、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共同立起了高3米,总长约200米的大理石碑墙,记录了中科院和中关村的发展历史,堪称附近的新人文景观,可美中不足,在其中的一块石碑上,却将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时间1742年错刻为1972年,使哥德巴赫猜想晚想了200多年。
错了就要改,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错了,更要迅速的改。路过拍了几张改错过程的照片。如果哥德巴赫的老乡们溜达到这里,也会目瞪口呆!改错原来可以这样经典啊!
描红:先涂改过去的错误,红色最能够代表悔过的心情!

弯腰:肢体语言是能够反映内心世界的表情!
专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同样的错误不能重复二次!

借鉴:学生知道写错作业的后果,科学的严谨要从基本的数字开始!

方向:科学的正确与否,往往是选择了左或者右,七应该是向右拐!

怀疑:1972和1742之间真的有那么遥远么?时间就是眼前啊!

行动:按既定方针办吧,不能越雷池半步!科学也只能在人的思想里奔跑!

麻木:习惯的思维,固定的动作,重复的内容!

背影:替人受过的靶子,或赞赏,或谩骂,或鄙视,或中伤。

掩饰:头脑能掩盖错误的现实,却篡改不了被修正的事实。

结果:感受的是过程,最后只是一刹那,大概0.00000000000000001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