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海老先生今年已经七十有五了,但他言谈举止之间透出的雍容气度使人们常常忘记了他的年龄。
2007年2月6日,中国期刊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按照程序,张伯海老先生从中国刊协会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由于世界期刊大会5月要在北京举办,张老依然在与自己一生结缘的期刊打交道。
大凡到过张老办公室的人,最惊讶的莫过于张老办公室期刊之多了。在北京金宝街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间里。放眼望去,一摞摞的图书、杂志从书柜中挤了出来,并尽可能的向一切可以扩张的地方蚕食,不知是张老的气质使然还是这满屋书刊的效果,一走进张老的办公室,就似乎走进了一块绿洲,特别在满是水泥建筑与商业气息的大都市里,这间充满着着学者气息与书卷味的办公室更显得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有业内人士将张老的名字结合办公室的特色概括起四个字来描述张老是“坐拥刊海”,的确是非常形象。
张老之爱刊在圈内是很有名的。且不说其从小如何爱刊成瘾,只要有好的杂志便可“三月不知肉味”,既使是从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位置退下来后的十多年间,张老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中国期刊的点滴变化,并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期刊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而奔波。这些年来,中国刊协多次与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际期刊界进行互访,并在国外多次举办中国期刊展,也邀请国际上的期刊界知名人士来国内举办各种讲座。在他看来,中国期刊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要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还是要多交流,多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而自己能做的,就是通过协会多了解国内期刊界的需求,为国内期刊“走出去”,国外期刊“走进来”搭一座桥。
今年5月,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这与中国期刊协会多年加强与国际期刊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无关系。在张伯海的心里,这也一直是他的梦想。新的世纪以来,期刊所面临的传媒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新媒体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冲击已成泛滥之势,尽管目前对期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新技术与新媒体对传统期刊的威胁却照样让张老一直忧心仲仲,在张老看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两年报业市场深受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影响,杂志不能不未雨缪谋。”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期刊大会能在中国举行,无疑给了中国期刊界一次极好的机遇。不仅是中国读者的一次世界性的期刊盛宴,同时也是中国期刊界向国际接轨、提升整体战斗力的绝好机会。事别最近的一次见到张老,是在北京金宝街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间里,
记者最近的一次见到张老,他正在与一般年轻的朋友交流研讨世界期刊大会的一些具体事项,一口流利的英语,照样是挥斥方遒的气概,两鬓已如霜却难掩张老年轻的心态,威严的外表下却洋溢着充沛的激情。75岁的张伯海老先生,一样年轻的行走在为中国期刊事业奋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