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使用“学习流程”,学习效率轻松提高2-5倍
先说优秀学生,优秀学生一般都会预习,而且是提前搞懂了课上的大部分学习内容。有的学生需要听的可能只需要5分钟,但他必须在严厉的老师面前演好忠实听众这个角色。下课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全会但得全写。回家了,总共带回50题家庭作业,其中有5题需要认真思考研究,为了完成作业一般人都是先写会的,等到精疲力尽的时候,才轮到那几个比较难的题目。本来就这几个题目可以让学生进步的,但却没有得到学习者的重视。老师表扬他认真,他还高兴。这样的优秀学生着实可悲,试想一个农民的45亩地里,只有5亩地长出庄稼,农民会怎么想呢?农民会非常的伤心,除非天灾,农民是绝对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资源是学生的大脑和时间,可怜我们一些优秀学生的主要资源利用率也只有15%左右。有些学生和老师一样,还鄙视农民意识,其实我们农民的效率意识比我们的许多优秀学生和优秀老师强10倍。
班级中的成绩中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更低了。他们通常不预习,上课被动,学习活动被老师控制,老师又不能完全控制,处于“半殖民”状态。结果是既不能自主学习,又没有完全按照老师要求去做。据调查这些学生的学习效率一般不到10%。
用学习流程学习,学习者很容易把把时间直接分配到寻疑、暂存、解疑、巩固这四个学习程序上,因而有效学习时间会明显增加。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搬到大脑中。大脑可容纳无限的知识,但如果在短时间内遇到的信息量很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地输入大脑,最好的办法是把暂时不能输入大脑的有用信息在外仓中做暂存处理,这样做既能平抑大脑的紧张情绪,又能保证有用的东西最终毫无遗漏地转入内仓,被大脑吸收。
现在大港口的仓储业很发达,什么道理?就是货越来越多了,一时走不掉,作了暂存处理,当然这些货物最终都会走的。没有仓储的港口,就只能算是原始的小码头,不可能有大的吞吐量,更称不上是现代化的大港口。
同样,没有暂存的学习方法,肯定不可能是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暂存是能否高效率学习的关键。
效率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它是两个相同性质量的比值,没有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有些书上讲学习效率时给出这样的公式:
学习效率=学习量/学习时间
这个公式明显是错误的,它求出来的只能是单位时间的学习量,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功率。
仿照物理学给学习效率下定义可以有以下两种:
①
②
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同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其结果是相同的。
用学习流程学习,有效学习时间为学习者直接用在寻疑、暂存、解疑、巩固上的时间。全部学习时间是指开始学习到结束学习,表面看上去是在学习的时间间隔。据笔者调查,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一般在15%左右,初中学生还要低一些。有相当一部分不会学习的学生在一些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几近于零。
掌握学习流程后,很容易把时间分配到寻疑、暂存、解疑、巩固这四件事上来。有了暂存这个大脑的外仓,学习者就是用两个脑子学习,能即时消化的进入大脑,不能即时消化的载入暂存,学习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疑难问题,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都不会中断。学习过程中没有了犹豫,学习的有效时间就大大增加了。由公式①可知学习流程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习者在单位时间内实际学习量大大增加,由公式②一样可知学习流程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有一个叫蒋垒的同学,是板浦中学高三补习班的学生。因英语薄弱,他花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最多。可是打开英语书,他就会走神,有时一节课一页也看不完,而且看了也不觉得有效果。每次学习英语时,都是从第一单元的第一页开始,4周过去了,还在第一单元徘徊。九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蒋垒听了学习流程讲座后,当天晚上他的书签移到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交界处,他把书签之前需要再看的内容全部请入了暂存,比较轻松地走出了第一单元,并且以后有了两天复习一个单元的进度。尽管,这里的轻松走出看起来就是把需要再看的和不需要再看的分开,然而这正是学习流程的第一个程序,有了这一步才保证了后续时间投入的有效性。
使用学习流程能提高学习效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学习者能在白天和晚自习的时间里比较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学习不会挤占休息的时间,这样就能保证学习者的睡眠,使学习者永远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实践表明,使用学习流程的同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幅度一般为2—5倍,也有一些同学提高幅度达7—8倍甚至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