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感应寺砖塔
地址:山西临汾曲沃县西环路西、乐昌二中南
时代:宋
级别: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四牌楼”,前往曲沃县城另一省保--薛家大院,遗憾的是大门紧闭,无法进入。“感应寺塔”离“薛家大院”只有几百米路程,我们途步前往。

▲天仍然下着小雨,通往感应寺塔的小胡同一片泥泞,远处可以看到古塔。

▲曲沃早先流传有一首童谣:“曲沃人,爱想家,一天不能离开妈,三天不见裂破塔,眼窝通红泪哗哗。”童谣中的“裂破塔”就是曲沃感应寺砖塔。
此塔兴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塔共12级,其形制为辽金时期北方地区盛行的密檐塔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中空,塔身造型端正。塔身一层以上的密檐部分随高度将每一层出檐深度都往里作不等量的递减,使塔的外形显得更加高挺、硕壮,显示了北方民族勇健豪放的气质。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塔体坠落四层,剩余的二层以上裂为两部分,故又有“裂破塔”之称。至上世纪中叶,感应寺塔一直是曲沃最高建筑物,也是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从而也是曲沃标志性建筑。

▲从网上查,感应寺塔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没有见到省文保碑,只有这块曲沃县文保碑。

▲真是危塔啊,虽然有警示标志牌,但来往人们已司空见惯,谁会去注意呢?

▲感应寺塔自建成至今已有八百四十二年,元代地震古塔裂而为二也已七百余年,可谓饱经沧桑,阅世深远,饱览了历朝历代曲沃本土的兴衰变迁,可以说是一个默默的历史见证者。

▲古塔从兴建至今,遭受了多次自然或人为的损害。其中有记载的大地震就有多次。除元大德七年的地震对塔损害较大以外,还经历了明嘉靖三十四年、清康熙三十四年的两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大地震,但并没有对感应寺塔造成重大损害的记载。

▲1941年,日军在我华北地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驻守曲沃的日军因城防需要,烧掉了曲沃城外的感应寺,并企图用0炸毁寺内砖塔,结果只在塔身下方炸陷了一小部分,古塔整体岿然未动,只好作罢,古塔仍屹然矗立在原地。

▲感应寺塔现存塔体仅余七层,黄泥砌砖,素面。一层较高,塔檐部为砖雕仿木结构造型,斗拱较大。二层以上檐部均为叠涩檐,每层檐部拐角处上端有木质残存,似为悬挂风铃之用。各层塔檐最外一层雕有曲线花纹,略像勾头、滴水。塔内空间较大,内壁八角形南面设砖券门道,北面砖砌小佛龛顶部砖砌藻井。内壁上部除东西两面外,其余六面都有构件榫洞,可以判断楼板梁架结构为井字形,用以承载木梯攀登。


▲一层塔檐部为砖雕仿木结构斗拱造型。

▲残损的塔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