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
寿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姜仕恭
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可以从两方面讲:从年段特点讲,是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从学科特点讲,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训练。
先说第一方面。兴趣,对低年段学生的学习来说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提到“兴趣”。识字与写字部分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阅读部分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写话部分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口语交际部分提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根据低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的。低年段学生灵动有余,理性不足,自制力弱,虽然有时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往往对“该做的”因为没有兴趣而不做,对“不该做的”因为很有兴趣而去做了,理由就是“有趣”。在学习上,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所要认识掌握的内容大多靠新异刺激来引发,效果如何,取决于刺激物和刺激手段的趣味性。有了趣味性,才能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激发儿童的认知欲望。所以,低年段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为重点。
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比知识和能力都重要。从低年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至关重要;同样,从低年级开始养成了一种坏习惯,可能影响其终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一位老者:您在哪一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平静地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同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这些。”这里许多都属于良好习惯的范畴。这位老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从幼儿园起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人习惯、处事习惯等。低年段学生学多少知识、形成什么能力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良好的习惯。
再说第二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理由有四:①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的总量是“3000个左右,其中的2500个会写”。低年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低年段要求“认识”的字占总识字量的60%,要求“会写”的字占总识字量的40%。②从数字上看低年段的识字量和中年段的识字量相差不大,但中年段学生已经有了识字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低年段学生却完全没有这个基础,相对而言,低年段的识字任务比中年段重。③课程标准对各年段的识字量要求是“累计”的(88年的试用大纲是切块的,如五年制小学一到五年级分别为450、800、600、400、250个)。这就更加明确,中高年段的教学不但要完成本年段的识字量,而且要巩固低年段的识字量。这样,低年段的识字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提高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质量,才有利于巩固识字量并为中高年段的识字打好基础。④课程标准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提倡多认少写后,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基本了解意思就行;而要求“会写”的字,除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外,还须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对这类汉字,学生必须做到见形而知音义、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而知音形。
一个汉字的呈现,由于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所以识记音形义的难易也就有别。低年段学生在学习了汉语拼音,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的条件下,字音可以借助拼音来读准,字义可以借助形象直观的事物来了解,而字形却完全没有凭借。所以,在识字写字这个重点上,应该以认清字形和正确书写为重点。还有,低年段学生在入学前口头语言已经比较丰富,大约能说出几百上千个词语,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词语怎么写。从这一点上说,低年段识字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是字形和指导正确书写。
在字形教学和书写指导中,儿童感知字形的一般规律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整体后局部、先轮廓后细节、先熟悉后陌生。就是说,左右机构的字,指导的重点在右部;上下结构的字,指导的重点在下部;多部件组合的字,指导的重点在新部件和细小部分;内外部件组合的字,指导的重点在内部等。所以不同结构特点的汉字教学时也就有不同的侧重点。
学生个体读书的形式有朗读和默读,低年段以朗读为重点。这可以从教材的编写中看出。无论是过去的教材,还是现在的教材,在编写上都体现这个重点。大修订教材低年段四册共95篇课文,明确提示“朗读”的有83篇;(S)版一年级课文共54篇课文,明确提示“朗读”的有53篇。对低年段学生来说,朗读的作用还体现在:①规范儿童的口头语言。低年段学生虽然口头语言比较丰富,但不规范。通过朗读课文,可以使之规范。而规范的口头语言,可以促进规范书面语言的形成,让学生较快地学会表达,为写话、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打基础。②可以调整儿童读书的行为。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自己读自己可以听,读的优劣情况自己可以及时发现并作出反应和调整。③可以使声带健全、肺活量增加。声音是通过肺部气流振动声带发出的。朗读要求声音清楚响亮,实际上就是肺部与声带的和谐运动。经常朗读,对肺部和声带尚未健全的儿童来说有促进健全的作用。
以上两方面的重点,第一个重点侧重于人文素养中“人”的素养的提高,第二个重点侧重于是“文”的素养的提高。两方面的重点都抓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福建教育》2005.0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