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画羊
(2017-07-05 10:26:14)
标签:
丰子恺卖羊图闲话 |
分类: 历史与人 |
《闲话》之十三《苦苦跋涉》一书中,有两篇写丰子恺:梦之仪的《“风雨”中的丰子恺》和孙德喜的《真假丰子恺》,主要讲述丰子恺在建国后系列运动中的遭遇。两篇均提及其“不要党的领导”的事情。
梦文:当时,有人画了一个人拉着大大小小一群羊朝前走,丰子恺批评说这幅画缺少生活经验,其实只要拉一只头羊,其它的就会跟着走。有人立即拍案而起,反驳他是在暗示不要党的领导。
孙文:后来他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拉着大大小小的一群羊往前走,竟然被斥为否定党的领导。
这里的“当时”和“后来”,均指1949年以后。事件都是画羊,都导致其获罪。但一是丰子恺指出别人画羊中的错误,一是丰子恺自己的画作。这明显有矛盾之处。
丰子恺在1930年左右,画了《护生画集》第一集,其中就有“倘使羊识字”一图。这幅画画的是一个人牵着两只羊至羊肉馆卖羊,画面右侧有“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的文字。在《随笔十二篇》(1934年8月,上海天马书店)中他写道: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经常在各类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作文中出现。关于指出其错误的人,有几种说法。丰一吟在《我的父亲丰子恺》中,说“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有的文章中说,丰先生带上漫画来到羊肉馆,想让老板和顾客们也欣赏一番。谁知道,一位农民顾客看了却连连摇头发笑。无论是农民顾客,还是担水青年,或许在丰子恺先生眼中,都是“先生”。
此次经历,对于画家来说,是笔财富。也很容易使其在看到类似的画作时,能指出其错误。这就是梦文所写。联系当时的运动环境,只拉一只羊,其它的就会跟着走,是很容易被人联想到“暗示不要党的领导”。生活经验在政治解释面前,一文不值。按说,有了这次缺乏生活经验的错误,丰子恺应该不会再犯。而且一个人拉着一群羊,也很难联系到“否定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