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手与推手都是浮云
(2011-04-27 16:04:49)
标签:
抓手推手浮云阿基米德杂谈 |
分类: 邮政论坛 |
“抓手”一词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新词,如“以……为抓手”、“把……作为……的抓手”、“……是……的重要抓手”成为常见句子结构。在某些讲话稿中,甚至使用排比段式,列举一项工作的多样“抓手”。与此相对应,“推手”从太极拳中延伸而来,也大量出现在各类文稿中。
“抓手”是啥意思,还不太明确,有时有重要工作、重要举措的意思,有时只是一般的工作途径、方法、契机、手段等含义,有时又指突破口、切入点。然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并无收入此词。实际上,它就是个新造的词汇,目前却呈泛滥之状,大有没有“抓手”,某些活动和工作就无法开展之趋势。
“推手”原本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经过网络的作用,产生了新的含义,主要指某某事情发生的“推动力量”,多有幕后、炒作之嫌,例如“网络推手”。
这两个无所新意的词,能流行起来,估计与它们所具有的形象有关。通过“抓手”,把底下人抓到一起;借助“推手”,把上级的思想和想法灌输给每个人,推动大家去工作。一“抓”一“推”,很多业务发展指标虽然逐年大幅递增,但出现了“年年困难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的现象。当然,任务怎么完成的,大家都懂的;效益如何,大家也都明白。
这两个无所新意的词,能流行起来,体现了某些单位在工作措施、发展手段上无所创新,只好在形式上追求“新奇特”,赶时髦,主要体现在“文风”和“话风”上。讲话稿词藻华丽、句式对仗、铺陈排比,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就是无甚具体、可操作的内容;讲话时把“抓手”挂嘴边,什么工作都能成为“推手”,就是不知道最后抓住了谁的手,又把员工推到哪里去了。
干工作,讲求实实在在,有思路、有想法不够,还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要想撬动地球,既要有杠杆,还得找好发力点,少一个都不行。业务发展也是如此,要把“立足点”放在市场、抓客户,借助市场营销这根杠杆,撬动市场需求,才能推动业务发展。而不是简单地“抓”住业务,“推”向员工,就完事了,要把眼睛和精力更多地放在“抓”市场、“推”客户上。
“抓手”和“推手”的流行,是工作不扎实的表现,显现出在具体推进与落实中的难度。按当下流行语说,都是浮云。唯有业务健康发展,企业持续发展才是王道,要在这方面多抓抓,多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