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产经/公司邮政速递同城 |
分类: 邮政论坛 |
首先要准确把握同城业务的内涵。当前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带的延展,同城业务与区域业务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同城业务是邮政小区域性(如:芜马铜地区、合六巢地区)业务,是EMS现有网络的有益补充,是一项很有前景的业务。我们要通过专业化经营,积极构建全区或相近区域间的“大同城”网络。目前邮政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的EMS业务发展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大同城网络的构建与业务发展需要集团公司、省公司的规划协调。
其次要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同城业务根据客户类型及业务特点,一般可分为4类:一是单证照类市场,客户主要是政府机关、行政事业部门;二是重点行业类市场,客户主要是银行、保险、民航、通信,主要是票据、账单的寄递;三是一般商用及民用类市场,客户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四是个性化增值类市场,客户主要是电子商务、网上(电视)购物等公司。单证照类政策风险大,一般要积极稳妥推进。其他三类是发展的重点,尤其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网上购物、网下配送市场尤为值得关注和拓展。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去年底集团公司已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电子商务经济速递——E邮宝业务。今年8月北京邮政在全国首推信筒同城快件业务,通过降价和提速等措施来迎合市场,寄送同城快件的费用降至原价格的一半左右,这一价格与民营快递相差不多,但时效性和可靠性更有保障。
第三要整合资源。当前从同城寄递业务来看,邮政有商业函件、速递物流等部门参与,像行业类账单寄递目前大部分是邮政商函在做,内耗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因此加大发展同城业务,不能就速递说速递,而要整合邮政资源,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司,譬如“同城快邮公司”,把有关同城寄递的业务(快件、物流配送、账单等)全部交由其经营,这样既能实现邮政一个部门对外,有利于客户识别和业务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综合规划同城业务的发展。除了内部资源诸如投递、11185的整合,还应积极与社会公司合作,借助他们的业务网络、投递能力等在短期内打响知名度。
最后要塑造品牌。品牌是竞争的利器。这些年,邮政旗下的EMS在业务品牌发展上可谓一枝独秀,推出了“次晨达”“次日递”“思乡月”等品牌,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在同城业务发展上,集团公司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依托“中国邮政”品牌资源,采取托权品牌策略,统一品牌形象、品牌名称,如“同城快邮”。各地邮政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等工作,如芜马铜地区间的同城业务品牌名称为“同城快邮·芜马铜一日递”。同时要提升服务能力,同城业务的核心竞争点就是时限和价格,我们要通过损益核算,制定出有竞争力的价格,通过借助社会运输能力,积极构建灵动的“二网”,加快传递时限。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