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生活德育的认识

(2007-12-22 15:34:4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德育日记
    生活德育是整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真实性、有效性德育,是对知性德育的全面超越。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是的,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当前,空泛的传统德育观念逐渐为生命化的生命德育所代替,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乃至决定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德育应该是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意义求索与生存质量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质量日趋完善日趋丰富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在关注学生生命本体的前提下及过程中展开生活德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即是说德育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学生生命发展最为原本的东西,是其生命活动的展开与充实。因此面向生活的德育才能植根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实施的教育也便有了生命力。

   1、敏锐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学。

    从小事着眼,从细处着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我们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表现的重点,这也是顺应小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以及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例如,我在晨会上对学生讲过许多课堂要求:诸如发言要先举手,要独立思考,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坐姿要端正等。可是一旦进入课堂学生把老师讲的这些要求给忘到了九霄云外。依然不假思索地大喊大叫,依然人云亦云,依然是别人答问好像与他无关,不倾听,不思考,只要没喊到自己答问,依然各做各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可千万别为了赶课,而忽视这些小细节。学生的思考,答问,发言,倾听等习惯不在这个时候及时制止,及时提醒,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造成学生的养成教育失败。因此德育教育要融入课堂教学中,不要只在晨会上空谈要求,而应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及时落实。做到德育与现实不脱离。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日常道德表现随机教育,及时强化,使良好道德行为者备受鼓舞,使有不良道德行为者及时改过。
   2、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和交往进行渗透教育。

    一切德育活动应以学生生命本体的良性发展为中心。生命在于运动,教育在于活动,德育不是预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成性的活动,是在偶然无序的人与人的交往中生成的,因此,生活德育应以活动和交往为中心。 新课程改革倡导“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努力唤醒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他们身上最优秀、最灵动的天性。我在班级开展的“每周评星活动中,设立了“光芒四射”栏,“卫生之星”、“纪律之星”、“故事大王星”和“学习之星”等,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优势。这一活动使每一个小生命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彻底的释放和施展,主体精神得到很好的张扬,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也因此而有机会亮出自己的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切皆有可能
后一篇:生命,生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