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通过上一届从1—6年级送走的这个班的语文教学经验得失来看,我总结了一下语文教学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读写结合,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课内阅读,一个是课外阅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运用。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能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这样才会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先说读
我们都知道,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杨巧云老师,全区3000多名小学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杨巧云班上的学生,她的经验只有两点: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写文章、坚持写。由此可见,读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么重要。读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梦想,憧憬和向往。李振村说:“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让孩子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1、因此,我对读(这里主要指课外阅读)进行一下循序渐进的安排:
年 |
所 |
本 |
1—2年级 |
大量地看科幻、童话故事(以名著为主),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
6 |
3—4年级 |
摄入现代诗歌(音乐为主)《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历史名著,科学家伟人英雄人物的故事书。 |
8 |
5—6年级 |
外国名著《哈利波特》等,本国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以及《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杂志。 |
不少于 10本 |
2、具体落实办法:
①每学期规定每人买什么书,多长时间看完一本,然后班上交流心得、体会与感想。
②与家长配合,签名检查看课外书的情况。
③评比表彰阅读之星。
④教师带头购书,大声朗读给学生听。
⑤向家长推荐有价值的书去购买。
二、再说写:
小学语文的作文是以写好记叙文为主,“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因此,小学语文以写记叙文为主,我把重点放在教好写记叙文上。
1、我从小学语文1—6年级的课本中,对记叙文的写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训练安排:
年 |
训 |
训 |
达到的目标 |
1—2年级 |
句子 |
1、完整句 |
有头有尾 |
2、生动丰富句子 |
带有的、地、得的修饰语 |
||
3、句群 |
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
||
3—4年级 |
构段 |
1、分段 |
一件事情分一段,或事情紧密联系的为一段 |
2、段落形式 |
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形式 |
||
开头 |
开头形式 |
1、交代六要素 2、开门见山 3、提出问题 4、描写引入、故事引入 5、名言佳句开头 |
|
3—4年级 |
结尾 |
结尾形式 |
1、事情结果发表感想 2、点明主题,前后照应 3、名言佳句总结性结尾 4、抒发情感,发人深省 |
5—6年级 |
谋篇布局 |
谋篇 |
1、认真审题,立意要高 2、选材要真,组材要实 3、过渡自然,照应贴切 4、观察仔细,修改务必 |
布局 |
1、总分总式结构 2、总分结构 3、并列结构或概括具体结构 |
2、关于写人写事写活动,写景状物,写物件写动物等的训练:
所 |
训 |
1、写事 |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3、按地点转换顺序写 |
2、写人 |
1、外貌描写
4、心理活动描写 6、精神风貌,英雄事迹描写 |
3、写景状物 |
1、大自然的描写,天空动植物描写
3、菜场、超市、车站等场面描写 |
4、写物件(布娃娃、闹钟、书包、文具盒等) |
1、先写外形特点 |
5、写动物植物(或水果) |
1、写外形特点,形状颜色
2、写喂养过程与人的关系 |
6、写心得体会感想 |
1、读课外书后某个故事所引起的感想
2、看某部电视电影后的感想 |
我把这1—6年级的所写内容训练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归纳,我反对题海战术,也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更反对时间加汗水的灌输死知识,我主张充分抓住课堂40分钟的时间,抓好读写结合,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写得轻松,大量读写,读写结合!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就一定能教好语文,学生也一定会学好语文!
3、具体落实的办法:
①从一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②认真批改日记,有争对性地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③每周进行一次美文欣赏,老师念或者学生上台念。
④精批略改多评讲。
⑤以小练笔为主,见闻、感受、天气变化等均可。
⑥每日一则名言背诵,坚持不懈。
⑦以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为范例,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仿写课文中的某个片段。
⑧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