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标签:
疟疾瘴疠金鸡纳霜奎宁曹雪芹红楼梦等待戈多的blog文化 |
分类: 格物致知 |
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文/戈多
有一种动物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公元前323年它咬死了英雄盖世的古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7世纪咬死了伊斯兰教教主默罕默德,17世纪末把中国的康熙大帝咬得半死;1930年有一个报告指出:泰国每年死于虎口约50人,而被它咬死的却达五万人;二战时美军被它咬死的人数超过60万人;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被它咬死!
http://s5/middle/4b2f110dg8f67c3ae7344&690
这种万恶的动物是什么?答案是蚊子!
蚊子何以咬死这么多人?原来雌性蚊子通过叮咬,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吸进体内。当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潜伏十天后,疟原虫开始在患者的红血球内繁殖,分裂成大量的小原虫,破坏红血球并释放一种毒素,引起患者发冷和发烧,浑身发抖。疟原虫在人类红血球中周期性地寄生、繁殖、破坏,再寄生、再繁殖、再破坏。病人周期性地交替发烧,体温下降,痛苦不堪,严重时就会丧命。
可见,蚊子是通过传播疟疾每年夺走了几百万人性命的。
进入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发表刚好满十周年。在这个189个国家签署的宣言里提出八项人类发展目标,其中第六项就是与疟疾对抗,遏制并扭转疟疾的发病增长率。这是数千年来人类对于疟疾的最理性宣言。
疟疾伴随人类如负骨之蛆。中国人对疟疾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可谓上下五千年矣!据东汉王充在《论衡·解除》说:昔颛顼氏有子三人,生而皆亡,一居江水为虐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欧隅(墙角)之间主疫病人。这里的虐就是指疟疾。颛顼者,黄帝之孙,五帝之一也。看来炎黄子孙中的颛顼一脉,皆成为害一方的妖魔鬼怪;按着这个历史记载,疟疾也是拜三皇五帝所赐。
如上可见,中国历史上对疟疾的认识,虽历数千年,却一直是懵懂的。古代疟疾也叫瘴疠。瘴疠按中医说法是在南方湿热地区广泛存在的毒气,所谓“瘴疠半南州”。古代中央官员被贬谪流放南方,谈之色变的就是瘴疠。杜甫有诗:“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宋之问也有诗曰:“处处山川同瘴疠,自怜能得几人归。”比较出名的是当年韩愈为谏迎佛骨,被“夕贬潮州路八千”,就对着侄儿哀叹“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果不其然,韩愈在贬谪中得了疟疾,痛吟二百余字的《谴疟鬼》诗;杜甫一生都为疟疾所苦,所谓“百年多病独登台”,诗有“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元稹描写南方是“江瘴气候恶,庭空田地芜”,自己被贬到四川达县后也得了严重的疟疾,有诗“死别重泉閟,生离万里赊。瘴侵新病骨,梦到故人家。”诗人沈佺期被流放到越南后给同遭贬谪的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写诗告曰:“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炎蒸连晓夕,瘴疠满冬秋。西水何时贷,南方讵可留。”沈佺期几乎命丧疟疾。
古人对疟疾病因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说瘴气。南方暑热,细菌繁殖速度快,有机物在沼泽中酵解产生甲烷气(即沼气)是常有的。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有:“闻道云南有沪水,椒花落时瘴烟起。”甲烷能让人窒息,但无毒,更不能致人以疟疾。无独有偶,英文Malaria一词既是瘴气(恶浊空气),也是疟疾,与我国古代瘴气致疟疾的说法不谋而合。二曰毒水。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漳州界有一水,号乌脚溪,涉者足皆如黑。数十里间,水皆不可饮,饮则病瘴……”喝这种脏水只能坏肠胃,得痢疾,不能得疟疾。
真正使南方成为“瘴疠之乡”的原因是沼泽、污水等易生蚊子,而蚊子传播疟疾。
古代对疟疾的产生原因不明就里,中医的阴阳五行之说对其全不管用,几乎无药可治。一直到清朝初年西洋传道士带来了金鸡纳霜(由南美金鸡纳树的树皮研磨制成),即奎宁,疟疾才有了特效药。而第一个用药的患者却是康熙皇帝。
1693年远征中的康熙皇帝罹患疟疾,生命垂危,在中医技穷时,两个法国传道士进献金鸡纳霜救了康熙一命。从此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刮目相看,并大力弘扬。
19年后任江宁织造的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在南京得了疟疾,生命垂危之际曹寅的大舅哥李煦上奏康熙皇帝求救。这可急坏了康熙帝,因为曹寅曾是他的少年伴读和侍卫,感情笃深。急命快马送去金鸡纳霜,可惜曹寅等不及御药到来就一命归西了。
下面是时任苏州织造的李煦的《奏曹寅病重代请赐药折》,值得一读:
“康熙五十一年七且十八日
臣李煦跪奏:
江宁织造臣曹寅於六月十六日自江宁来至扬州书局料理刻工,于七月初一日感受风寒,卧病数日,转而成疟,虽服药调理,日渐虚弱。臣在仪真视掣,闻其染病,臣随於十五日亲至扬州看视。曹寅向臣言:我病时来时去,医生用药不能见效,必得主子圣药救我。但我儿子年小,今若打发他求主子去,目下我身边又无看视之人。求你替我启奏,如同我自己一样。若得赐药,则尚可起死回生,实蒙天恩再造等语。
臣今在扬看其调理,但病势甚重,臣不敢不据实奏闻,伏乞睿鉴。”
康熙朱批:“尔奏得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每用补济,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金鸡拿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须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万嘱!”
http://s15/middle/4b2f110dg74bc526c9a7e&690
文中可见康熙对曹寅深情溢于纸上。
曹寅死后不久雍正继大统,把个江宁织造和苏州制造一并查抄。曹雪芹出生不久就家道中落,饱尝人世辛酸苦辣。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曹雪芹命运多舛却著成千古名著《红楼梦》。设想,如果康熙的金鸡纳霜早送到南京,曹寅不死,也许曹家就不会家道中落,也就不会有横空出世的《红楼梦》。再设想,如果那只带着疟原虫的蚊子不叮咬曹寅,曹寅不死,也许《红楼梦》同样会葬于纨绔子弟曹雪芹腹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