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胜全球通货紧缩不那么容易

(2008-12-31 11:16:20)
标签:

杂谈

随着占全球经济将近40%的美国、日本和英国相继面临通货紧缩,不太难即可预测到它们其中之一、二或者全部三国制定政策犯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大。

全球经济关联度很高,而我们对此的经验如此匮乏,使得所犯错误的范围是巨大的。试想一下三个飞行员飞一架飞机,两个在各自操作机翼,第三个在摆弄机尾,这飞机会怎样?

尽管在讨论明年的国际合作时,仍有许多商谈的余地,各国中央银行也要拧成一股绳,但是它们拯救经济的能力即使在本国都是有限的,何况对付全球经济衰退。

    摆脱全球衰退的失败,全球资产负债表的调整,银行系统的资本管理,债务收紧和通货紧缩能够采取多种形式。

 “这种多样化的口径很难统一,而且很容易过调,或者调节不够。这两者都是灾难性的。” Tullett Prebon资讯公司策略分析师Lena Komileva说。

如果一味反对对下滑的价格采取任何措施,又意味着你将滑入越来越深的通货紧缩,使消费者债务、住房债务和政府债务加重,建立起消费者和实业阻碍投资和消费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而过度反应的风险弄不好又将促使通胀抬头。

要记住1930年上次大的通缩问题的严重程度。当时,全球经济联系绝没有如此紧密。

至于现在,尽管央行预测不是很肯定,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通缩信号是很明显的了。

美国10月份PPI下滑了2.8%,创了历史纪录。核心的中间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了可怕的1.7%和17%。

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月份延续着向下趋势,跌了1%。这还没算食品和能源价格的跌幅。企业的利润被扼杀了。企业和消费者竞相比着谁最先投降。

其他地方也好不了多少。

英国通胀下来也快。十月份CPI降了0.2%,9.11以来第一次在这个月出现了价格下滑。

日本也步入了衰退。国内需求不振。薪金下滑,通缩持续。

中国也不能幸免。通货膨胀率从从2月份8.7%降到10月份的4.0%。政策重点也转向了通货紧缩。

无疑地,中央银行具有反通缩的工具。它们可以降息,官员们可以加强使用数量工具的便利,也可以维持零利率。它们还可以通过购买别国债券使本国货币贬值。再不济,最后一招印钞票,然后从直升飞机上往下撒。

问题不在于工具,而是印钞票的速度和购买债券的数量要得到合适的结果,尤其要和减税、政府支出协调起来。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能起到作用,但是要搭配得合适,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协调统一起来。

这就必然产生风险。还记得2000年时美国通缩带来的伤害。货币的滥发直接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温床。

印钞票和过度借款导致货币市场信心的丧失。可以解决通货紧缩难题,但没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政策。

理论上来说,政府的借款可以由个人存款来抵消,可以多到它能偿清为止。同时政府借款也挤出了私人投资。这个理论即将被许多政府在未来被验证。

来年将看到非比寻常的恐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