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主郑重手记:浪潮之巅的凝视当经验成为认知的牢笼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暮春的梧桐絮飘落在K线图上时,我总想起那些被B浪钓成翘嘴的老水手。资本市场最残酷的诗意,莫过于让经验成为认知的囚笼——那些曾穿越过五轮牛熊的老舵手,往往在看似熟悉的浪涌里触礁。
所谓B浪,是艾略特波浪理论中最具欺骗性的存在。它总披着主升浪的华服降临:MACD金叉恰似春溪破冰,量价齐升宛若夏花绚烂,技术形态完美得如同秋日圆月。2020年科技股的「回光返照」,2023年新能源的「绝地反击」,哪个不是教科书级的B浪陷阱?那些曾在A浪中斩获颇丰的老将们,把经验锻造成认知的钢印,却忘了市场的熵增定律——没有两片浪花会遵循相同的轨迹。
细究B浪的七寸,三个维度最噬人心智:
1. 时间维度的折叠术:B浪反弹时长往往是A浪的0.618倍,这种黄金分割的韵律,恰似晚霞的余晖诱人沉醉
2. 空间维度的障眼法:收复A浪61.8%失地的强势,让多少老手误读成新升浪的号角
3. 情绪维度的集体催眠:龙虎榜上游资的击鼓传花,研报里「黄金坑」的浪漫叙事,构建出完美的认知茧房
这让我想起江南的梅雨季——老农凭着廿四节气耕种,却常被突变的暖湿气流扰乱收成。资本市场何尝不是如此?那些在2015年杠杆牛中悟道的「禅师」,在2018年贸易战里修成「龙头战法」的游资,往往带着路径依赖踏入新的周期律。他们读得懂KDJ的金叉死叉,却忽视了北向资金的悄然转向;数得清连板梯队,却算不准量化基金的算法变阵。
破解之道,藏在三个维度的升维思考:
1. 潮汐观测:用申万宏源「水流模型」替代单纯量价分析,监测主力资金的真实流向
2. 季节更替:将美林时钟细化到产业象限,看清半导体库存周期与消费复苏的相位差
3. 地质勘探:透过FICC市场传导链,捕捉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对成长股的隐性绞杀
十九年前在陆家嘴咖啡厅里,一位白发操盘手曾用威士忌在桌面画出波浪:「小子,真正的风险不是看不懂浪型,而是把经验当真理。」如今看着那些在B浪顶点融资加仓的老友,方才懂得:在资本市场修行,既要沉淀穿越周期的智慧,更需保持打破认知的勇气。
市场永远奖励清醒的头脑,我是帮主郑重。当梧桐絮再次飘落时,愿我们都能在浪涌中保持凝视的清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