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看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修订严惩违规才能形成震慑

标签:
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今天(4月40日),深交所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创业板上市委员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来看看注册制下的并购重组会有哪些变化。
不可否认的是,并购重组对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确实意义重大,但不少公司实控人借机大搞利益输送、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并购带来的商誉雷年年雷声不断,不仅使得不少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受损,甚至给上市公司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实际上,今年以来就有不少并购重组预案疑点颇多,比如有的公司以现金收购公司控股股东的资产,动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值,而被收购标的没有任何的业绩承诺。
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截至4月30日,创业板共受理19单并购重组项目申请,其中8单获审核通过,6单终止,1单中止,其余4单正处于审核各个阶段。
深交所介绍,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严把重组审核质量关。针对部分重组标的财务指标异常等情形,通过加强针对性问询、咨询行业专家、提请现场督导、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等多种方式,有效形成监管震慑,不断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截至4月30日,多会让你急送多对3家重组申请的独立财务顾问实施现场督导,对2家独立财务顾问和1家上市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对2家独立财务顾问出具监管关注函。
今天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审核标准并没有发生改变,注册制下并购重组审核也将继续常态化推进。主要调整有两条:
一是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和重组上市申请的审议机构,拟增设创业板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流程由现有的重组审核机构审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上市委员会审议重组上市申请,统一调整为提交并购重组委员会审议。
二是将现行45天的重组审核期限延长至2个月。
在郑重看来,除了保障审核质量外,关键在于强化上市公司自身以及中介机构的责任追究,一旦发现并购重组涉嫌利益输送等灰色链条的,终止是一方面,严惩更是关键。
唯有严惩,才能让那些对上市公司动了歪心思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及董监高们,彻底断了念想。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