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看股:拼多多新任董事长陈磊的难题

标签:
股票拼多多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3月17日宣布年度活跃买家数超过阿里巴巴,220年底成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之后,宣布“退休”。
当然,他只是辞任公司董事长,去做“科学家”或“科学家的助理”去了。
仅仅用了6年时间,80后,拥有数千亿元的财富,富豪榜上超过了马云……
看上去确实是风光无限。
不过,市场对于黄峥宣布退居幕后,实在找不到“功成身退”的理由。
当然,他带领拼多多创造的确实是个奇迹。不过,除了用户数超越阿里巴巴甚至超越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一外,能说出口的只有市值。
用户数,是烧钱烧出来的,拼多多还是一家不赚钱的公司。
2020年度,拼多多亏损71.8亿元。当然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没赚过钱,2016年到2019年分别亏损了3亿元、5亿元、102.15亿元、69.68亿元。
反观阿里巴巴,2020年的利润是1404亿元,即使市值低于拼多多的京东,2020年度利润也达到了493.37亿元。
对于黄峥来说,在拼多多2018年上市后就已经不再为钱发愁了。手里有大把的美金,那就继续买流量,资本市场要的就是个概念不是。然后,上市的第三年还真就成就了“霸业”。
但资本是逐利的,资本不可能任由拼多多继续赔本赚吆喝。在发布2020年三季报的时候,拼多多给出了已经盈利的数据,然后股价大涨了一波。但在3月17日公布新的数据后,拼多多股价大跌超10%。截至3月19日收盘,报141.80美元/股,比年内高点212.59美元/股跌去了60多美元。
资本可以允许企业短期亏损,但长期亏钱,那就是耍流氓了,没有哪位投资人会继续忍下去。
这也是不能认为这是黄峥“功成身退”的原因。
黄峥把这一难题留给了他的继任者陈磊。
码农出身的陈磊同样是80年出生,他是拼多多的创始人之一。去年7月,他从CTO的位置接替黄峥成为CEO,刚刚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他被推到了董事长兼CEO的位置。
不过,陈磊看起来现在还没有把盈利列入计划之中。前几天,他在以拼多多董事长的身份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的时候说,拼多多的计划是继续投入补贴,直到取代阿里巴巴成为十亿中国消费者的首选购物平台。
低价、补贴、拉人头,所有互联网企业玩的其实是一个套路。前段时间各大互联网巨头进驻的社区团购,基本就是这么玩的,拼多多进入这个风口用的品牌好像是多多买菜。不过,因为低价倾销涉及不正当竞争,已经有互联网巨头因此被市场监管部门重罚。
上述套路一般是初创企业才做的事情,已经发展6年的拼多多继续这么玩,有用么?但拼多多似乎不继续烧钱不行。一个现实是,拼多多用户2020年的平均客单价只有324.2美元,确实比前几年增长了不少,但与阿里巴巴一比,差距就来了,尚不到阿里巴巴的1/4。
用户群体决定了客单价的高低。而这一群体最大的特点是,一旦没有了补贴或是价格优势,他们的反应会是,撤。
郑重曾多次与拼多多谈及他们用拼多多的原因,很简单,便宜。还有一个就是让拼多多很尴尬的原因,因为图便宜,即使货是假的也没问题。
“假冒伪劣产品聚集地”的标签,一直是拼多多的硬伤,而且至今没有得到改变。就在前几天,一家公司自拼多多购买了1000本书籍,结果已经收到的574本书中,盗版书多达507本。耐人寻味的是,拼多多官方客服在回答媒体时称:“盗版书不是假货。”
一句“盗版书不是假货”,可见假冒伪劣对于拼多多是一件熟视无睹的事情,深深扎根的劣根性想改很难。
不止假冒伪劣,这一年中,拼多多屡屡推出的“补贴数亿元团购特斯拉”等活动,最终被知名品牌打假,称从未委托拼多多销售自己的产品。傍品牌,其实就是拼多多的套路,主要还是做概念引流而已,另外也想让外界认为拼多多卖的不仅是小品牌,还有大品牌。但消费者真要去买的时候,拼多多会告诉你,已经下架。
缺乏粘性的情况下,拼多多似乎只能靠烧钱烧出个靓丽的数据来。
对于这个问题,新上任的陈磊并没有说,更不要提解决的办法。
除了上述问题,春节前夕,拼多多一位员工在凌晨加完班后猝死在回家的路上,随后又有一位员工跳楼,拼多多因此一度被认为是无底线压榨打工人的代名词。
不过,黄峥包括拼多多官方至今没有做任何表态。
黄峥退了,留给陈磊的实际上是一堆看上去无解的难题。
对于这些难题,新上任的陈磊没说。
但,拼多多会再创奇迹么?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