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看股:2月股民再增160万证券市场疯狂吸金储蓄搬家是与非

标签:
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春节后这段时间市场大跌,不过没有挡住居民入市的步伐。今天(3月12日)中国结算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为160.94万,该数据同比增加79.75%。
这已经是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连续12个月维持在百万级以上。
1月份的数据更可观,新增投资者数量为209.43万人。
记得是去年12月下旬的时候,证监会提出,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去年的第四季度市场一直处于横盘震荡状态,入市的投资者数量相比于前两个季度也在大幅度减少。证监会提出的“储蓄入市”被看作是向资本市场“送温暖”。
看来效果确实也达到了。进入1月份以后,不仅股市,基金火爆,不断出现“日光基”,90后基民、股民也在大量增加,甚至一度冲上热搜。
Wind数据显示,2月上证指数上涨超过300点,特别是中下旬,沪深两市有连续5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股市的强劲表现还吸引大量投资者借道基金入市,基金市场发行创下历史最快纪录。
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今年成立的新基金规模已超8000亿元。
有一点,老百姓手里就那些钱,投资买房的出口已经封住了,要么存在银行,要么就到资本市场投资股市或者买基金,余下的确实也没太多的出口。
证监会的“号令”还是起作用的,央行最新披露的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下称“非银存款”)增加1.61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来看,这是时隔半年非银存款再现单月规模超万亿元。上一次单月增加超过万亿元是在2020年7月,再往前追溯,还有2015年4月、5月、7月。市场分析人士称,这一数据明显增加,或是因为今年2月股市火热,证券市场“吸金”效应导致的。
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前几天发布的报告认为,证券市场的“吸金”效应仍在延续。天风证券银行团队也认为,这或是2月上旬A股市场火热,居民购买基金或股票所致。
不可否认的尚,从储蓄的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是发达国家金融史已经明确的发展必然途径。
问题是,鼓励居民把银行的存款搬到股市或者买基金,合适么?
先说股市,这些年能在股市赚到钱的有几个呢?炒股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态以及专业的操作,股市小白入市基本上就是当韭菜的。横跨牛年春节的2月,前半段市场确实火爆,春节前三天更是大涨,后半段,也就是春节后这段时间的市场,可以用暴跌来形容。新入市的160多万股民,有几个赚了钱呢?
再说基金。春节后机构抱团股瓦解,包括一批明星基金经理打理的基金也都亏了20%左右,新晋的基民亏了还是赚了大家都清楚,更何况即使基金净值上涨的情况下基民也不一定能赚到钱,买基金同样需要掌握技术。
回到股市,春节后这段时间的暴跌,不仅让一批老股民也胆战心惊,新股民应该大部分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至少从近三天的成交量看得出来,连续三天成交量萎缩到了8000亿元左右,显然是市场恐慌情绪的影响。
到2月底,A股投资者数量已经达到18147.87万,其中自然人18105.44万,非自然人42.43万。
数量不少,问题是,怎么让大部分股民享受到资本市场的红利。恐怕很难,利润大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机构)的手里去了,大部分股民是亏钱的。
如是,则会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