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光头郑重
光头郑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3,748
  • 关注人气:4,2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重看股:京东方加减法:面板巨头能否穿越周期?

(2020-12-22 19:38:17)
标签:

股票

京东方

分类: 郑重看股

郑重看股:京东方加减法:面板巨头能否穿越周期?

12月17日,京东方发布公告,公司与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增资协议》以及《一致行动人协议》,向后者以非公开协议形式增资75.5亿元人民币。

此前的11月25日,京东方发布公告,拟收购南京中电熊猫挂牌的80.831%股权,并已经获得最终受让资格。

这两笔收购意味着什么?用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的话说就是,京东方的全球市场份额将从22%-23%提升到28%-29%,站稳全球第一的位置。

在加码主营业务的同时,京东方又新设立了智慧系统事业群,发力智慧物联网和智慧医工,并剥离与此三大方向无关的业务,一加一减之间,展现了这个巨头的底气和雄心,也体现出巨头对面板强周期特性的无奈和彷徨。


01

LCD面板:机会还是陷阱


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评论说,如果中电熊猫与京东方顺利完成整合,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寡头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形成。

目前在大尺寸面板领域,随着三星、LG逐步退出,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京东方和TCL华星光电,预计到2022年,京东方和TCL华星光电两家的市场份额将达到44.9%。

京东方目前已经成为全球LCD行业龙头,有12条量产产线和1条在建产线,其中10条为LCD产线,G8.5及以上高世代线有6条,AMOLED产线共3条,均为6代线柔性AMOLED,包括在建的重庆产线。在大尺寸液晶面板产能上,京东方以0.65亿平方米产能面积居世界第一。

不过看似来之不易的登顶,可能只是因为竞争对手爬另一座高峰去了。三星在3月份宣布在年底前结束在中国和韩国所有的LCD面板生产业务,LG也表示将在年底前关闭位于韩国本土用于生产电视的LCD面板工厂。在三星和LG看来,LCD面板市场已经进入下滑通道,而OLED才是未来的方向,行业洗牌迟早会到来,与其在亏损中等待,不如及时止损开拓新战场。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洗牌进程将会加快。因疫情使远距离办公与教学需求提升,今年笔记本电脑需求出现爆炸性增长,中小尺寸面板的价格水涨船高,眼看还可以赚到最后一波钱,三星和LG又推迟了出售或关停LCD产线的时间。TCL华星光电原计划收购三星苏州8.5代线的,目前也被韩国以专门委员会评估会议无法举行而无限期延期。

不过,在业内看来,目前LCD面板的增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由于高世代的LCD产线持续投产,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产能过剩将是大概率事件,行业进入到下降周期是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方并购中电熊猫的两个亏损资产,可以说风险与机会并存。

根据资料显示,中电熊猫南京公司主要生产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显示屏,去年亏损94.99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9.96亿元,而成都公司主要生产23.8—70寸TV显示屏,去年亏损9.65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2.91亿元。

京东方在公告中表示,收购南京G8.5和成都G8.6生产线部分股权,符合京东方成为半导体显示领域全球领导者的发展目标,能够化行业低谷为发展机遇,完善公司技术储备,丰富产品组合,强化客户合作,拓展高端产品市场,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指出,中电熊猫南京和成都公司的产线均采用IGZO技术,而近年来,IGZO面板需求主要来自苹果iPad、MacBook等高端产品,收购中电熊猫的京东方,有望借此打进苹果公司iPad或者MacBook的供应链。

但是,这两条产线均处于亏损状态,经营效益相对低下,如何有效整合,尽快将其改造成为盈利单元,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尤其是在面板行业头部玩家转型OLED的情况下,它们占据市场主导优势,可以调用庞大的资源带动市场端向OLED倾斜,一旦OLED成为市场主流,京东方和TCL华星光电巨资收购的LCD资产反而会成为累赘。


02

转型:背靠大树好乘凉


面板企业苦强周期久矣。

众所周知,面板产业属于强周期行业,整体在供大于求—产业景气度衰退—供不应求—产业景气度上升的发展循环中反复。2016年,液晶面板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行业由此复苏,不过随着2017年、2018年国内新建高世代面板产线正式投产,液晶面板又重新回到下行趋势中,且一直持续到去年。

面板企业的业绩也随着行业周期波动而起伏,京东方2019年实现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19.51%,不过扣非净利润亏损11.67亿元,同比下降176%。

京东方将此归结为,半导体显示行业处于产业发展史上下行时间最长、下探幅度最深的低谷期,供过于求情况加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今年第一季度,京东方财务状况继续恶化,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42.59%,只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京东方的业绩才出现反转,根据公司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24.75亿元,同比增长33.67%,其中第三季度净润13.4亿元,同比增长629.3%。

面板行业因为疫情的影响进入上行通道,从小尺寸到中大尺寸全线涨价,行业需求复苏,以至于三星和LG都推迟了退出LCD领域的时间,对于京东方来说,也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不过,在这个强周期的主业里折腾,确实是需要一颗“大心脏”才能承受。

从2013年开始,京东方就谋求转型,当年京东方成立智慧系统事业群,构建了包括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智慧车联和智慧能源在内的4大业务体系。

2016年,京东方提出“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转型战略,开始向物联网转型。

2019年,京东方建立智慧系统创新中心这一全新的产业合作平台。

2020年11月18日,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上透露,公司的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已经在青岛、重庆、成都等城市落地,总投资约200亿元,而未来公司将在全国规划10家到15家创新中心。

目前京东方利用这个产业合作平台,与超过500家合作伙伴在智慧金融、智慧港口、智慧园区、智慧零售、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去年京东方的智慧系统创新业务增长超过300%,陈炎顺认为效果和影响超出预期。

除了转型物联网做智慧系统创新中心,京东方还有一个转型方向是智慧医工,从目前的格局来看,智慧物联、智慧医工以及端口器件业务,已经构成了京东方的三大主营业务。

京东方前任董事长王东升曾表示,对于京东方而言,想单一通过做面板产业提升盈利能力是很难的,公司早在2013年度股东大会上便提出要开始为新东方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京东方而言,智慧医院的重点不是医疗,而是利用自身在光电显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做智慧健康服务。

从京东方上半年的业绩来看,端口器件收入占比92.6%,智慧物联和智慧医工分别为12.8%和1.2%,以面板为主的端口器件业务是公司营收的核心,智慧物联业务以及智慧医工将成为未来对冲面板强周期风险的希望。

根据这一战略,京东方开始剥离此前的一些非主业资产。

2020年11月4日,京东方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北京北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价值为3.34亿元。北旭电子公司是京东方显示面板产业上游化工材料供应商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539万元,资产负债率20%。京东方出售北旭电子的理由是后者作为独立的化工业务板块,与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匹配度不高,此外,作为全资子公司,北旭电子在显示面板领域的市场拓展也受到限制。

言外之意就是捆绑在京东方的战船上,影响了北旭电子的发展,初听有道理,但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公司因为受益于京东方的业务支持,在争取IPO上市,可以想见北旭电子被出售是多心有不甘。

此外,京东方当年在地方投资时,因为项目投资金额巨大,当地往往会搭配提供一些资源,比如内蒙古提供矿产资源、成都提供医疗资源,更多的地方是提供土地资源,除了与三大主业有关的,其他资源都会成为被剥离出售的资产。

2019年12月26日,京东方发布公告,挂牌转让子公司淏盛能源100%的股权。这个公司的主要资产就是2011年京东方在内蒙古投资建立一条5.5代面板生产线时,获配的一块煤炭资源,一共有5.1亿吨的煤炭储量。

从智慧系统创新中心以及智慧医工的医院布局来看,京东方在面板领域的巨额投资吸引力,起到了关键作用,绝大多数业务都跟面板投资如影随形。就如同在内蒙获得的矿产资源一样。

不妨来看看京东方面板生产线所在地的智慧物联和智慧医疗产业布局:

* 北京,建有明德医院;

* 成都:建有京东方医院,同时建设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 合肥:建有京东方医院;

* 重庆:同时建设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 苏州:建设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同时规划建设智慧医院;

* 南京:建设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陈炎顺表示,不出意外的话,一些有条件的面板生产线产地,都将成为目标地,比如武汉、福州,智慧医工可能也会遵循同样的思路,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

从目前液晶面板市场供需关系状况来看,面板行业至少在未来三到四个季度都会处于景气时期,京东方可以利用面板在资本市场讲很多故事,也可以在地方政府那里为智慧物联和智慧医工产业要到更多的资源,只是在这段不长的时间窗口里,京东方的转型之路能够走多远,是否能够支撑起京东方穿越周期,尚未可知。

(原载:大众财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